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菊科菊苣族(Cichorieae-Compositae)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
【6h】

河南省菊科菊苣族(Cichorieae-Compositae)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菊苣族研究综述

1.1菊苣族的系统学位置

1.2菊苣族分类学研究现状

1.3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河南省菊苣族植物野外调查

2.1 野外调查

2.2 调查结果

第三章 小花舌片内轴面微形态研究

3.1材料和方法

3.2结果分析

3.3讨论

第四章 瘦果表面微形态学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河南省菊苣族的分类学处理

5.1 族的描述

5.2 河南省菊苣族分属检索表

5.3 河南省菊苣族类群分类学研究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菊苣族(Cichorieae)隶属于菊科(Compositae)舌状花亚科( Cichorioideae Kitam)。在中国,菊科以235属22990种成为种数超过20000种的唯一双子叶特大科。菊科又可分为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Kitam)和舌状花亚科(Cichorioideae Kitam)。其中,管状花亚科有12个族:春黄菊族、金盏花族、菜蓟族、蓝刺头族、帚菊木族、千里光族、紫菀族、泽兰族、堆心菊族、向日葵族、旋覆花族、斑鸠菊族。舌状花亚科1族:菊苣族。菊苣族以头状花序全部小花舌状,植物体有乳汁,花粉外壁有刺脊明显区别于菊科其他族。
  菊苣族植物性状复杂,不稳定,且变异较大,属间和种间界限不清,特别是河南省菊苣族植物属数和种数并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本文通过馆藏标本研究、野外居群调查统计出河南省菊苣族植物的种属数,同时通过对河南省菊苣族植物小花舌片内轴面电镜扫描微特征和瘦果表面电镜扫描微特征的观察为菊苣族内属间和属内各个水平上的系统学研究提供有用的证据。
  1馆藏标本研究
  通过查阅省内、外标本馆(郑大植物标本馆、河南农大植物标本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菊苣族植物标本,对具有较大分类学意义的叶片、总苞、头状花序、小花、果实等性状进行了性状分析,统计其变异范围和演化规律。
  2野外调查
  在河南省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太行山区开展比较广泛的野外调查,统计了河南省菊苣族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生境,同时探寻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式样,寻找新的有分类学价值的性状。
  3小花舌片内轴面微形态特征研究
  对苦苣菜属 Sonchus L、黄鹌菜属 Youngia Cass.、假还阳参属 Crepidiastrum Nakai、苦荬菜属Ixeris Cass.、莴苣属Lactuca L、蒲公英属Taraxacum Weber、毛连菜属Picris L共计7属12种植物的小花舌片内轴面进行扫描电镜微观形态特征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这12种植物的小花舌片内轴面表皮细胞形状为狭椭圆形或狭圆柱形,但是各属种间的表皮细胞径向弯曲程度以及角质层的条纹排列有着明显的不同。表明小花舌片内轴面微形态特征在属间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4瘦果表面微形态特征研究
  通过扫描电镜,对河南省菊苣族10属20种的瘦果表面进行微形态特征观察,观察结果显示,瘦果表皮细胞的形状、排列方式及表皮细胞外壁纹饰特征在属间有明显的差异,可作为属间分类的依据;细胞端臂形状在属内种间有差异,可用于种间的界定。
  5河南省菊苣族的分类学修订
  应用以上的性状特征分析,并结合馆藏标本的研究和野外居群调查,对河南省菊苣族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修订了《河南植物志》4属22个分类群的名称,河南省共有菊苣族植物16属36种,3亚种3变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