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的相关性研究
【6h】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实验材料和器械

3.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以及分叉病变的治疗现状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据最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早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其最主要病因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1]。而动脉僵硬度作为动脉硬化的一个评价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是独立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即作为外周血管僵硬度和外周大血管健康的评价指标。PWV能很好的反映动脉的僵硬程度,同时因PWV检测具有测量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耗时短、费用低、无创伤等特点[2],近年来被广泛的推崇,并作为评估人体动脉的僵硬度和扩张度的一个独立的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以往的研究中PWV主要用于测量外周大动脉的僵硬程度。作为全身动脉系统的一部分,PWV与冠状动脉关系如何也被广泛关注[3]。最新资料表明PWV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当今治疗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日益剧增,PCI作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现在PCI术后患者的冠脉愈后情况如何明确诊断,支架内有无再次狭窄,原有病变(未植入支架)是否加重等问题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确尚是难题。传统方法最常用的有两种,一是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二是行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nltrasound,IVUS)等影像学检查。磁供振成像、多层螺旋CT对于支架植入后的血管诊断效果差。多次重复性进行CAG对患者无论是经济方面、身体方面以及心理方面都是较重的负担。由于CAG和IVUS等虽能准确的判断患者冠脉情况,但是技术条件要求高,并且费用昂贵,同时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对于普通的筛查和随访观察并不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所以选择一个简单易行的检查与预测方法是相当紧迫的,而相关研究指出,PWV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相当密切,PWV能够作为预测冠心病发展的独立预测指标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5],而对于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冠脉情况变化与PWV是否相关联,尚无针对性研究,由于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冠脉结构虽有所改变,但仍基本结构原理与术前尚切一致,能够将PWV检测与PCI术后的冠脉变化进行观察研究,明确两者的关联,看能否用PWV的变化反应PCI术后患者的冠脉变化情况,是我们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密切关注的。
  目的:
  用脉搏波传导速度这种无创检查,来检测接受PCI治疗的CHD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规律用药1年的情况下的大动脉僵硬程度、并在患者一年后的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时明确患者的冠状动脉变化情况,进而探讨PWV和PCI术后的CHD患者的冠状动脉变化的是否关联。
  方法
  1.选取2011年-2013年于我院就诊,且行CAG明确诊断,并行PCI植入1-3枚支架患者符合要求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76例,女48例。所有患者中植入1枚支架患者83名,2枚支架者24例,3枚支架15例。所有入选患者排除糖尿病、严重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疾病。根据需要详细收集并统计每一位入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等及其相关基本生命体征。
  2.本研究的PWV检测采用日本Colin公司最新生产的人体动脉硬化检测仪进行。主要检测患者的臂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所有患者在入选群组后,于在院期间测量其baPWV。1年后复查时行CAG明确血管情况,并测量其baPWV,并详细记录。
  3.CAG检查采用Philips推出的AlluraXper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4.收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所有患者PWV与冠状动脉演变是否有相关性。
  结果:
  CAG检查结果显示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加重组和非加重组之间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LVEF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aPWV分别为2099±243.7、1309.8±1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后加重的患者人群中1枚支架植入、2枚支架植入和3枚支架植入的这几个亚组的baPWV值分别为1938±168.8、2113±216.7、2338±238.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PWV值在接受PCI治疗且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患者中有一定增高。
  2.PWV大小与支架的植入个数有一定的联系。
  3.PWV值的变化对PCI术后患者的冠状动脉演变有一定的提示价值。
  4.PWV检测可以作为临床筛查和初步评估PCI术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一个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