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花园口堵口复堤问题再研究(1946年3月-1947年7月)
【6h】

花园口堵口复堤问题再研究(1946年3月-1947年7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难点

(一)创新

(二)难点

1 花园口堵口复堤问题的提出

1.1 堵复前黄泛区、故道区以及花园口口门地区概况

1.1.1 堵复前黄泛区概况

1.1.2 堵复前故道概况

1.1.3 花园口口门概况

1.2 堵复工程的提出、讨论和准备

1.2.1 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以及民主党派的呼吁

1.2.2 有关堵复工程的讨论

1.2.3 国民政府对堵复工作的准备

1.3 中共对堵复问题提出的反应

1.4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黄河堵复工程

2 堵复工程与国共博弈

2.1 堵复前的国共关系

2.1.1 国民党方面

2.1.2 共产党方面

2.2 堵复时的国共博弈

2.2.1 堵口和复堤的时间问题

2.2.2 中共工段的工款、工粮等以及故道居民的迁移救济费问题

2.2.3 联总救济问题

2.2.4 “国共合作”问题

3 花园口堵复过程

3.1 施工经过

3.1.1 花园口堵口工程

3.1.2 黄河下游复堤工程

3.2 工程进行中的困难

3.2.1 工程师之争

3.2.2 堵复局人事变动

3.2.3 贪污浪费

3.2.4 匪祸

4 花园口堵复工程产生的影响

4.1 给相关群众带来的影响

4.1.1 对黄泛区人民的影响

4.1.2 对口门区人民的影响

4.1.3 对故道区人民的影响

4.2 对时局的影响

4.3 工程收效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1938年,为阻日军前进,国民政府在郑县将花园口决堤。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泛滥,形成了覆盖豫皖苏三省的黄泛区,数百万民众受难。此后,将花园口堵口,让黄河回复故道一直是各方面政治力量以及国内外民主人士关心的主要建设问题之一,由此出现了相关的技术讨论和水工实验。抗战胜利后,黄河归故问题逐渐被提上战后重建日程。黄河回复故道,涉及到两方面的工程,一是花园口的堵口工程,一是下游故道的复堤工程。而此时的下游故道大部分已建有村庄,其中有三分之二位于中共控制的冀鲁豫边区。于是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的实施,就需要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虽然这一工程牵涉到国共两党切身的政治、军事利益,但在民众利益的要求下、国内外舆论的推动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介入下,两党开始合作,花园口工程于1946年3月正式动工。为了使工程顺利完成,并尽量的争取有利于自身的施工条件,围绕工程的实施,国共两党包括联总在内召开过多次会议并形成了七个主要协议,但基本都没有落实到具体施工中。历次协议所规定的堵口时间多有更改,且每一次更改不仅受到施工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影响,还体现着两党力量的博弈;按照规定应由国民政府和联总拨发给中共的工款、工粮和施工器械大多因为政治军事的原因没有如数拨发;联总对国共的分别援助也因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而有失公允;国共在施工中的合作也受到两党当时敌对关系的影响而充满矛盾,充斥着军事冲突和宣传斗争。除此之外,因工程浩大,抗战胜利之初人力物力的匮乏、工程师施工意见的冲突、施工单位人事更迭、贪污浪费、土匪的侵扰以及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等困难也交织于其中。最终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困难的拖延下,以花园口为中心的堵口复堤工程于1947年7月全部竣工。
   本文以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为指导理论,综合分析了作用于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中的各种力量及其意志,认为花园口堵口工程能够在国共濒临内战的情况下投入施工,并于内战激烈之时完竣,其开始、进程以及竣工虽然不以国共两党以及联总等任何单一力量的意志为转移,但却是这些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合力结果,花园口工程的最终竣工也对当时相关民众的生活以及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