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筑物二次地震震害评估模型及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6h】

建筑物二次地震震害评估模型及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房屋二次地震易损性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二次地震震害评估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震害评估模型

2.3 震害评估模型影响因子选取

2.4 房屋震害等级划分

2.5 震害资料选用

2.6 震害评估模型检验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研究

3.1 引言

3.2 应急避难场所概述

3.3 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模型

3.4 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指标

3.5 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

3.6 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3.7 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模型检验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次地震作用下大跨度钢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4.1 引言

4.2 工程概况

4.3 体育馆有限元模型建立

4.4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4.5 二次地震作用下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文章

参与项目

展开▼

摘要

地震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一些地震发生之后,常常伴随着强余震,这些强余震往往会使结构破坏加剧甚至倒塌,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灾害发生之后有的灾民失去住所,需要得到安置,而震后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评估及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是前提和保障。
  本文针对多层砌体房屋、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和单层厂房,通过对历史震害资料的分析研究,给出了这三类房屋的二次地震震害评估模型。对应急避难场所的适宜性评价准则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和方法模型。以相关工程实例进一步分析了二次地震对结构的影响,并采用本文方法对该工程实例进行了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具有典型双震型地震特征的3次地震中得到的多层砌体房屋、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及单层厂房震害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得到这三类房屋的二次地震震害评估模型。选取2003年鲁甸地震震害资料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初步证明模型的可靠性。
  (2)提出基于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达性三指标的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方法,给出了评价模型。该方法可以在地震应急期内对建筑物是否适合作为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快速评价,以达到快速安置灾民的目的。应用该方法对深圳市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与有关文献得到的结果做了对比,初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3)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馆为研究对象,采用Sap2000分析软件,以首尾相连的两条地震波作为输入,对该结构进行了二次地震影响数值模拟分析。以结构节点位移、塑性铰数量变化和结构延性系数三个指标为参考依据评价结构反应,结果表明二次地震对结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其会使结构震害进一步加重,同时对该建筑物是否适合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了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