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Klotho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
【6h】

Klotho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 Klotho基因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2.3 3组血清NO浓度的比较

讨论

3.1 Klotho基因与高血压

3.2 Klotho基因与左室肥厚

3.3 Klotho蛋白的功能及Klotho基因多态性与Klotho蛋白水平的关系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一种常见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病因包含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两方面。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占40%,环境因素占60%。高血压严重影响人体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和病因。长期压力负荷增高,可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主要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扩张。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Klotho基因是日本学者Kuro-o等于1997年发现的与人类衰老表型密切相关的基因,由于Klotho基因hnRNA剪切的不同,Klotho基因在人和小鼠体内表达的蛋白质均分为膜型和分泌型两种,其在人体内主要表达分泌型蛋白,该蛋白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激素样作用的蛋白。Klotho基因及其所表达的蛋白质与一些随着衰老而发生的疾病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Klotho基因多态性与血压调节有关,但Klotho基因多态性及Klotho蛋白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研究并探讨了Klotho基因多态性、血清Klotho蛋白水平、血清NO水平和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从而为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8例,根据是否合并左室肥厚,分为高血压组(EH组)76例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EH-LVH组)82例,同时入选69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ASP-PCR)技术检测Klotho基因G395A位点和C370S位点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Klotho蛋白浓度,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水平的测定采用硝基还原酶法。
   结果:
   1.G395A位点多态性GG、GA和AA在三组的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x2=16.976,P<0.05),EH组和EH-LVH组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LVH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07,P<0.05),A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C370S位点多态性CC、CS、SS在三组的分布频率有差异,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27,P<0.05)。EH-LVH组SS基因型频率为高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85,P<0.05)。EH组和EH-LVH组C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EH组、EH-LVH组和Control组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分别为(10.57±2.31)、(9.61±2.45)、(12.08±2.35)pg/mL,EH组和EH-LVH组均较control组降低(P<0.05),EH-LVH组低于EH组(P<0.05)。
   4.3组GG基因型血清Klotho蛋白水平高于GA和AA基因型(P<0.05);3组CC基因型血清Klotho蛋白水平高于CS和SS基因型(P<0.05)。
   5.EH组、EH-LVH组和Control组的血清NO浓度分别为62.25±5.12umol/L,65.37±6.29umol/L,73.82±5.68umol/L。EH组及EH-LVH组均低于Control组(P<0.05)。
   结论:
   1.Klotho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发生有关。G395A位点的AA基因型和C370S位点的SS基因型易患高血压,A等位基因和S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的易感基因,G等位基因和C等位基因可能对EH及EH-LVH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GG基因型和CC基因型可能对EH及EH-LVH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2.Klotho基因多态性与血清Klotho蛋白水平相关。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是EH及EH-LVH的保护性因素。
   3.血清NO浓度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发生有关,NO浓度上升可能是EH及EH-LVH的保护性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