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6h】

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内容的组织安排及创新成果

第二章 弹性介质中的瑞雷波

2.1 引言

2.2 弹性介质中的瑞雷波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瑞雷波频散曲线的理论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传递矩阵法(Dunkin)

3.3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

3.4 速度半波长域频散曲线的特征

3.5 复杂层位条件下瑞雷波场及频散曲线的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频散曲线的提取方法及其改进

4.1 引言

4.2 F-K法

4.3τ-p变换法

4.4 相移法

4.5 对比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频散曲线的反演方法

5.1 引言

5.2 阻尼最小二乘法

5.3 模拟退火法

5.4 阻尼最小二乘与模拟退火联合反演

5.5 对比

5.6 小结

第六章 CMP Cross Correlation法

6.1 引言

6.2 CMPCC法的处理过程

6.3 方法验证

6.4 小结

第七章 基于瑞雷波法的成都盆地剪切波速

7.1 引言

7.2 成都盆地场地条件

7.3 参数设置及工作布置

7.4 实例分析

7.5覆盖层厚度及等效剪切波速

7.6 VS30及其估算公式

7.7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浅层地表介质的剪切波速是工程抗震设计、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等研究的重要基础。面波勘探方法是一种利用人工震源激发产生的Rayleigh(瑞雷)面波来反演地下介质弹性参数特别是剪切波速的现场原位测试方法,工作效率高且经济成本低。本文针对面波勘探中相对较新的多道面波分析方法(MASW)在地下介质剪切波速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⑴利用传递矩阵法(Dunkin)计算了水平层位条件下的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并总结了频散曲线在速度半波长域的分层特征。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模拟了水平层位及复杂层位条件下的Rayleigh波场,总结了复杂层位条件下的Rayleigh波场的特征以及频率深度域中的频散特征。
  ⑵对常用的提取频散曲线的方法(F-K法、τ-p变换法、相移法)进行了改进,使得改进后的三种方法具有基本相同的精度,增强了频率速度域中各阶模态的分辨能力。
  ⑶对常用的线性反演方法“阻尼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反演方法“模拟退火法”在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中的方法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阻尼最小二乘与模拟退火”联合反演介质剪切波速的新方法。新方法克服了阻尼最小二乘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也提高了模拟退火法的反演效率。
  ⑷对Hayashi and Suzuki(2004)提出的利用多道面波分析方法构建地下二维剖面的“CMP Cross-Correlation”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只能够适用于水平层状介质或阶梯状水平层位条件下频散曲线的基阶模态,而频散曲线的高阶模态无法获得。同时,通过对倾斜层位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处理,发现该方法不适用于倾斜层位条件下频散曲线的获取。
  ⑸利用本文改进的频散曲线提取方法以及阻尼最小二乘与模拟退火联合反演方法对成都盆地实测的面波记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成都盆地的覆盖层厚度以及等效剪切波速(VS20)。根据Boore(2011)提出的平均剪切波速 VS30与上层平均剪切波速 VSz之间的对数线性关系回归了成都盆地 VS30与上层平均剪切波速VSz之间关系。结果显示,成都盆地VS30与VSz之间的变化趋势与Boore(2011)利用KiK-net钻孔数据回归的关系曲线非常接近。这一结果对于成都盆地场地VS30的估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该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建立中估计场地影响因素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