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支具治疗指导表”指导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支具治疗指导表”指导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支具治疗指导表”指导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观察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

1 脊柱自身因素

2 非脊柱自身因素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索引表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对于20°~40°的脊柱侧凸患者,在其骨骼未完全发育成熟之前,给予正确的支具治疗,是一公认的治疗原则。然而治疗过程中,尤其是患儿对这项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影响治疗效果。同时,我们骨科医生与矫形技术的连接纽带发生脱节,增加了矫形装置的盲目性,降低了支具治疗的效果。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只能从自觉性上要求病人,从而获得双方均满意的保守治疗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对治疗起到“提醒和督促”作用、简便易行、经济适用的方法来最大程度的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我治疗组根据临床需要并且依据大量资料,寻找出在使用支具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失误,对其进行规范,形成“支具治疗指导表”(表1),使患者能够一目了然的明白怎么应用支具,并评价其是否能够正确更加有效的指导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支具治疗。
   材料与方法:
   1.确定规范化的支具治疗方法
   2.建立“支具治疗指导表”
   3.确定矫形外科器材。
   4.确定筛选标准。
   5.一般资料: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此临床观察共随访了68例AIS患者,其中男22例,女46例;年龄10.6岁~17.2岁,平均为13.5岁,Cobb角20°~38°,平均为29.2°。由于表1于2008年9月制定完成,所以以开始随访时间进行分组,开始随访时间在2008年9月之后的患者属于干预组,在其之前的属于对照组,干预组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表1;干预组51例,其中男16例,女35例,年龄10.6岁~17.2岁,平均为13.6岁,Cobb角20°~38°,平均为29.5°,Risser征2~4,椎体旋转度0~2;对照组17例,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10.8岁~16.8岁,平均为13.2岁,Cobb角20°~37°,平均约为28.7°,Risser征2~4,椎体旋转度0~2;随访时间9~27个月,平均为21.6个月。
   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5.0软件评估表格1的信度和效度并整理支具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Cobb角,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是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人群的多个时间测量点的重复观察测量资料,采用stata软件选用Mixed回归模型来评价支具治疗脊柱侧凸的情况。
   结果:
   1.“支具治疗指导表”五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的克朗巴赫a系数及重测信度的内部相关系数ICC值均大于0.60;
   2.“支具治疗指导表”结构效度未明确,但表格接受率和合格率均为97.54%,均明显超过90%,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3.6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超过18个月,对照组中1例和干预组中2例失访,均为女性。随访时间9~27个月,平均为21.6个月。“支具治疗指导表”的a系数及内部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60,内容效度良好,表格接受率和合格率均为97.54%。经过积极地治疗,2组患者的Cobb角呈逐渐降低趋势,对照组从28.71°降到25.76。,干预组从29.47°降至21.59°。在治疗18个月时,对照组有4例、干预组有34例患者的Cobb角减小值≥5°,两组Cobb角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支具治疗指导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AIS患者的支具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