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俄能源合作--基于双方能源状况及战略的分析和展望
【6h】

中俄能源合作--基于双方能源状况及战略的分析和展望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索引

引言

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2 研究现状述评

3 理论依据

国家间合作理论

博弈论

特种要素模型理论

4 创新点

第1章 国际能源格局概观

1.1 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1.2 国际能源格局的演进

1.2.1 英、美先后对国际能源格局的掌控

1.2.2 欧佩克主导下的国际能源格局

1.2.3 渐趋合作与规范的国际能源格局

第2章 国际能源格局下的中国和俄罗斯

2.1 中国的能源历史与现状

2.1.1 中国的石油发展历史

2.1.2 中国的能源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2.2 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分布及开发状况

2.3 俄罗斯的能源外交

2.3.1 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历史回顾

2.3.2 俄罗斯能源外交的目标与重点

2.3.3 俄罗斯能源外交的规划布局

第3章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与前景

3.1 中俄能源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3.2 中俄能源合作的基础

3.2.1 中俄友好的外交关系是两国开展能源合作的坚实基础

3.2.2 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为两国破解各自的发展难题提供了机遇

3.3 中俄能源合作的方式和途径

3.3.1 建立政治上的互信,密切两国政府问的协调和磋商

3.3.2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我方企业对俄能源领域的投资创造条件

3.3.3 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开展双边和多边能源外交

3.4 中俄能源合作的障碍性因素与应对策略

3.4.1 中国制约因素

3.4.2 俄罗斯制约因素

3.4.3 国际制约因素

3.4.4 对制约因素的应对策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能源(尤指石油、天然气资源)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是世界各国为了经济发展而争相储备的战略资源,是攸关一国经济安全乃至整体安全的重要因素。当今多数国家都面临能源安全的问题,因而各国都把制定能源战略列为国家的优先考量,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是全球能源生产大国,更是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能源大多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而中国进口能源又过于依赖中东和非洲,而这些地区政治局势大多不稳定,运输通道上又依赖政治经济关系复杂的马六甲海峡航道,这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俄罗斯是独立于欧佩克之外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能源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地缘上接近,所以开展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无疑是中国缓解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关系良好,是开展能源合作的坚实基础。但由于国内国际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中俄能源合作并不顺利,各种影响因素共同决定着两国能源合作的前景。
   中俄开展能源合作对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两国能源合作的深入开展不仅有助于两国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更有助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充实、发展和壮大。本文通过对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以及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尝试为未来两国能源合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