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影像学征象与CD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6h】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影像学征象与CD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说明

参考文献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影像学征象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

缩略词表

致 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是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后引起的最严重的免疫抑制性临床综合征。肺结核是AIDS肺部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成为AIDS主要死亡原因。CT具有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对病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HRCT)扫描时对发现病变边缘及内部结构细节的显示更为清晰,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 CD<,4> 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细胞的主要受体,HIV对CD<,4> T淋巴细胞细胞有明显的趋向性,特异地侵入人体免疫细胞,造成免疫系统缺损,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从而引发AIDS。因此,CD<,4> T淋巴细胞记数作为直接测定免疫功能的方法,是提供HIV感染病人免疫系统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 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表现取决于免疫抑制的严重程度。而关于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与CD<,4> T淋巴细胞记数分级之间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特征表现与CD<,4> T淋巴细胞记数分级之间相关性。 对确诊的56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CT扫描,15例行增强扫描。单纯性肺结核43例患者进行CT扫描。在病人深吸气终末时闭气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膈面,扫描参数120kV、160mAs,准直10mm,螺距为1。FOV 350mm,窗宽350HU、窗位40HU为主的软组织窗,窗宽1500HU、窗位-700HU为主的肺组织窗。感兴趣区行高分辨CT(HRCT)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280mA,准直1 mm-2 mm,间隔5 mm~10mm,骨计算方法。对合并肿块或纵隔内淋巴结肿大可疑淋巴结结核病人行增强扫描,首先确定病变范围后再行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用量按1.5ml/kg体重计算,速度为2.5ml/sec-3ml/sec,于注射后20s及40s行双期扫描。扫描采用美国GE HispeedAdvantage Rp22螺旋CT机。非离子型造影剂采用Nycomed公司生产的 Omnipaque和德国Schering公司生产的Ultravist,(300mg.I/ml),100ml瓶装。 依照CD<,4> T淋巴细胞数多少分为2级:Ⅰ级:<100/mm<,3>、Ⅱ级:≥100/mm<,3>。进行AIDS合并肺结核发病部位、病变影像学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数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统计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分组样本采用x<'2>检验,相关性资料由SAS 9.13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结果 1、 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两组对比: 1.1、病变分类:原发性肺结核发生率比较低,继发性肺结核所占比例较高32(57.1%)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变部位:AIDS合并肺结核病变部位多,右肺上叶41(73.2%)例、右肺中叶26(46.4%)例、右肺下叶34(60.7%)例、左肺上叶39(69.6%)例、左肺下叶32(57.1%)例。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病变影像学特征:AIDS合并肺结核中斑片或(和)大片实变影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4(78.6%)例。多发结节影35(62.5%)例,结节状病灶中可见小空洞。多发空洞27(48.2%)例。单发空洞4(7.1%)例。两组在斑片状或(和)大片状实变,多发空洞,单发空洞,多发结节影,胸腔积液,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方面的发病几率间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年龄、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CD<,4> 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AIDS合并肺结核病变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级关系对比: 2.1、病变类型:Ⅰ型肺结核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呈正相关P<0.05;Ⅲ型肺结核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呈负相关P<0.05;Ⅱ型、Ⅳ型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无明确相关P>0.05。 2.2、病变部位:双肺上叶发病几率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无明确相关P>0.05。右肺中叶及双肺下叶的几率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呈负相关P<0.05。 2.3、病变影像特征:斑片状或(和)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几率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呈负相关P<0.05。单发空洞出现的几率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呈正相关P<0.05。胸腔积液的几率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无相关P>0.05。 2.4、年龄、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两级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3,P>0.05)。两级CD<,4> 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096,P<0.05)结论1、AIDS病人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相比在病变类型、部位、影像学特征方面具有差异性。病变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肺叶受累。影像学特征复杂化,病变形态多样化。 2、AIDS病人合并肺结核患者病变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损害有关。病变分类(Ⅲ型)、病变发病部位(右肺中叶、双肺下叶)、影像学特征(斑片状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与CD<,4>细胞计数之间呈负相关。CD<,4> T淋巴细胞数越低,肺部影像征象越不典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