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对甲状腺癌的治疗,包括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及对转移'/> 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硕士-中文学位【掌桥科研】
首页> 中文学位 >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
【6h】

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甲状腺癌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机制

甲状腺癌的分型

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

甲状腺癌的诊断

甲状腺癌的治疗

参考文献

论文 131I去除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及治疗转移灶的临床观察

致谢

展开▼

摘要

甲状腺癌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左右,但却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统计显示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大多数甲状腺癌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尤其是近五年文献的复习,从发病相关因素、临床分型、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甲状腺癌做了概述,其中重点论述了放射性<'131>I对甲状腺癌的治疗,包括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及对转移灶的治疗。 甲状腺癌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射线辐射、激素影响、摄入碘量等与其发病有关。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参与其中,主要包括癌基因RET/PTC、TRK、ras及抑癌基因P53等。一些细胞因子同样在甲状腺癌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深入认识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将有可能为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和途径。 根据起源细胞的不同,可将甲状腺癌分为滤泡上皮细胞癌(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及未分化癌)和滤泡旁细胞癌(即髓样癌)两大类。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临床上常见,预后较好,两者又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未分化癌临床最少见,恶性程度高,患者5年生存率最低。髓样癌可分为家族型和散发型两种,因肿瘤结节可分泌降钙素、5-羟色胺、前列腺素、肾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等活性物质,临床上患者可出现腹泻、心悸、头晕等表现。 甲状腺癌目前尚无特异的诊断方法,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可作为甲状腺癌术后随访时的肿瘤标志物。B超、CT、MRI是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重要的影像学辅助检查,确诊则主要依靠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分化型甲状腺癌首选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其目的是去除全部的肿瘤病灶。手术的具体方式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及病灶的位置、大小、组织学类型等因素。大部分临床医师推荐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 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一次或多次<'131>I清除术后残存甲状腺组织的治疗(简称清甲治疗)以及多次阶段性的大剂量<'131>I转移灶治疗两个方面。 甲状腺癌外科手术后进行清甲治疗的原因主要有:<'131>I去除残留正常甲状腺组织后更容易通过血清Tg水平测定及<'131>I全身显像早期发现肿瘤复发;能提高全身显像的敏感性,发现以前扫描未能显示的较小病灶;可能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未完全切除甲状腺组织、具有死亡或复发的高危因素、出现远处的转移时,如果一般情况尚可,血白细胞高于3.0×10<,9>/L,未处于妊娠或哺乳期间均可进行清甲治疗。治疗前一般应给予低碘食物,停用甲状腺素片4-6周,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颈部超声等常规检查。 对<'131>I清甲治疗的最佳剂量一直有不同的意见,当前国内外大多数的专家主张使用2.8-5.5GBq(75-150mCi)的剂量,具体的量则取决于临床医师的选择。在<'131>I治疗的5-7天后,可以进行全身扫描,这对存在血清Tg高水平但先前影像学检查为阴性的病例是很重要的。 甲状腺癌可以转移至颈部淋巴结、肺、骨或其他软组织,大多数医生推荐使用3.7-7.4 GBq(100-200mCi)的固定剂量治疗转移灶,并且主张根据不同的转移部位给予不同的<'131>I量。大部分患者都要经过三次以上的治疗才能获得治愈或得到控制。<'131>I治疗的间隔时间一般为4-6个月。 <'131>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的疗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患病的年龄、病程的长短、转移病灶的大小、位置和分布等方面。早期发现转移灶并及时进行<'131>I治疗是该治疗方法成功的关键。 甲状腺癌患者外科手术及<'131>I治疗后均应给以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这样做有双重的目的:纠正患者的甲减状态;通过减少TSH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复发。甲状腺激素治疗的目标是使血清TSH处于较低或检测不出的水平,FT<,3>的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的目的是评价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性并且监测癌肿复发情况。血清Tg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最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经过治疗血清Tg应当处于不能被检出的状态,其浓度增加提示甲状腺癌的转移或复发。<'131>I全身显像通常可以作为Tg测定的补充手段,通常给予病人74-185MBq的<'131>I后2-3天开始进行显像。 作者认为放射性<'131>I治疗无论是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模式或手术治疗的有益补充,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是有作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疗法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