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筑密封材料的老化试验与耐久性研究
【6h】

建筑密封材料的老化试验与耐久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绪论

1.1密封材料的概念

1.2国外密封材料发展概况

1.3我国建筑密封材料生产应用发展现状

1.4研究方法

1.5位移能力试验

1.6老化试验后取测性能

1.7本文题目的选定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力学性能研究方法

2.2仪器分析方法

2.3ASTM标准试验方法

2.3研究趋势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密封材料国家标准的测定结果

3.1热水循环对弹性恢复率的影响

3.2冷却拉伸—加热压缩后的粘结性

3.3不同温度浸水后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能

3.4压缩状态下经受热和紫外线老化后的粘结性能

3.5人工老化后的粘结性能

3.6耐久性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老化试验方案和试验数据

4.1首次老化试验方案

4.2二次老化试验方案

4.3二次试验测定结果

4.4结构分析测试方法

第五章密封材料耐久性的影响因素

5.1影响密封材料耐久性的内部因素

5.2影响密封材料耐久性的外因—环境因素

5.3影响密封材料耐久性的外因—机械应力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建筑密封胶耐久性的评价

6.1老化速率法

6.2老化系数法

6.3变异系数法--标准偏差和平均值的比值

6.4三种处理方法的比较

6.5二次老化试验数据处理

6.6小结

第七章使用过程中的极大点

7.1丙烯酸酯密封胶

7.2硅酮密封胶

7.3聚氨酯密封胶

7.4聚硫密封胶

7.5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

7.6利用极大点评价密封胶的相对耐久性

7.7本章小结

第八章老化条件的敏感性

8.1外观变化的时间

8.2力学性能变化曲线

8.3变异系数对比

8.4相同老化时间时的老化速率对比

8.5极值时间对比

8.6本章小结

第九章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分析

9.1热重分析法(TG)与差示扫描量执法(DSC)

9.2热机械分析(DMA)

9.3体积溶胀法

9.4傅丽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9.4本章小结

第十章老化试验方法间的相关性及使用寿命估算

10.1不同老化试验方法的相关性

10.2利用人工气候老化相比自然老化的加速率法估算材料使用寿命

10.3热氧老化法

10.4提高耐久性的途径

10.5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结论与下步工作打算

11.1主要结论

11.3下步工作打算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建筑密封材料主要是指镶嵌于各类建筑接缝、玻璃、门窗四周,起水密、气密作用,具有节能、防水等功能的建筑材料,包括密封胶、嵌缝膏和预制密封制品等诸多产品,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一个分支领域。密封胶在自然气候环境中,受到各种大气因素如光、热、氧、雨水、灰尘等的综合作用,以及工业大气污染物的作用,便会发生老化破坏,最终失去使用价值。现代建筑对建筑密封材料的耐久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本课题的中心选定为“建筑密封材料的耐久性和及其老化性能的研究”。通常的研究方法是进行自然气候曝露试验(又称户外耐候试验),使其经受日光、温度、氧等气候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测定其性能的变化来评价材料的耐候性。为了加快其老化作用,还要进行室内模拟试验,一方面研究其老化机理,一方面进行自然老化条件的人工模拟。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选定常用的五大类建筑密封材料,同时进行自然老化试验和室内加速老化研究。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实验条件比较温和,采用较低温度的热老化和氙灯老化试验条件,老化时间2000小时,两种试验试件同时进行。第二阶段的试验则将老化时间延长到5000小时,热老化温度提高到80℃,并采用短波长紫外线辐照。本文虽然以第二阶段老化试验结果为主讨论密封材料的老化机理,但作为对比,也对第一次老化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处理. 本文的重点是提出对不同密封材料从横向进行优劣比较的方法。首先提出了变异系数法,和原常用的老化系数相比,考虑了不同老化时间下材料性能的波动变化,得到了与实际使用相一致的结果。继而又对老化后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作了总结。发现曲线中存在着一个极大点。在极大点以前,材料以交联或融合为主,力学性能指标逐渐上升,在极大点以后,材料以降解为主,力学性能指标下降。用极大点作为材料耐老化的比较标准,不仅得到了与实际相符的结果,对过程的认识也比变异系数深入了一步。 本文实验证明,不同材料对热和光引起老化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有些对热更敏感,有些对光更敏感。文中进行了比较和讨论。随后,又用微观的结构分析方法给予了证明。最后,文章对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结果进行了对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