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鲁迅和日本之间——“竹内鲁迅”初论
【6h】

在鲁迅和日本之间——“竹内鲁迅”初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橘生淮南:日本中国学研究与竹内好

二、祛魅与招魂:竹内好之于鲁迅

三、作为精神上的原点:鲁迅之于竹内好

四、镜与灯:“竹内鲁迅”的启示(代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竹内好是日本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日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他不仅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和思想有深刻的理解,也对日本昭和思想史的形成有着潜在的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日本鲁迅研究的最高峰,《鲁迅》成为了全世界研究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必读书。他对鲁迅的杰出分析和不同凡俗的结论,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日本鲁迅研究界。他对于鲁迅精神的非意识形态化阐释的努力,特别是回心和挣扎概念的提出,为中国学界摆脱偶像化鲁迅,寻找鲁迅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现实联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照系。以真诚的学习态度,竹内好从鲁迅身上的看到了一种进入历史瞬间的努力和中国现实共同摇摆的“赎罪”意志,从而追求一种“在状态之中”的思想方式。并通过会西方式学院知识生产方式的根本质疑和对日本“优等生”文化弊端的揭示,走进了日本现代最为动荡不安时期的历史。论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份文章首先明确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存在的两大基本文化取向,及其三种学术路向。并将其深植于具体的历史/民族语境之中,描述了竹内好在学界的独特位置及历史意义。 第二部分通过对竹内好切身历史处境的考察描述,表明了他在接近或阐释鲁迅时深切的自身体验。针对日本学界的鲁迅研究,竹内好一直反对把鲁迅偶像化、神圣化的僵化态度。竹内好以对鲁迅内在灵魂的追问为动力,呈现出来一个“诗化,,的鲁迅。正在这个以文学的方式想象和建构的一个“诗化”鲁迅,并在其进一步的阐释中,表现了竹内好在鲁迅那里发觉到的文学与政治间的紧张关系,即,竹内好表述为“回心”与“挣扎”这样两个核心概念。在竹内好的认识中,鲁迅的文学创作始终呈现为历史/民族话语与个体文本话语的繁复纠葛。竹内好指出,在鲁迅创作中所体现的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中,存有着一种“瞬间”的强力与真实。也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发现,竹内好竭力肯定了鲁迅作为思想家的地位和意义。 第三部分承接第二部分,论文第三部分首先表述了竹内好基于自身的特殊历史经验,所表露出来的一种关于历史/民族的焦虑与反思。以这种在鲁迅那里发掘的反思,即“竹内式”的反思,于复杂多变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了竹内好独特深邃的批判性反思和历史性反思者的形象。《何谓近代》等作为竹内好战后的重要论述,正表明了他类于鲁迅一样的批判、反思民族文化的韧性与力度。 结语部分通过对竹内好这一具有边缘意味思想家的观照与剖析,或许能够给予我们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一些启示意义。同时,这里也指出,“竹内鲁迅”思想体系中存有的缺憾与偏颇。他这样一种基于个体经验的对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思辩,又具有某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这正是“竹内鲁迅”研究所为人诟病的地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