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权的理性困惑及其实现研究
【6h】

环境权的理性困惑及其实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部分环境危机—环境权的时序缘由

一、欲望的悲剧

二、食物链的断裂

第二部分环境权的提出及嬗变

一、环境权的提出

二、环境权的发展

三、环境权的相关学说

第三部分环境权理论的困惑

一、环境权主体的不确定性

二、环境权内容的不确定性

三、环境权的不可支配性

四、环境权的不可救济性

第四部分环境权的实现途径

一、对环境权涵义的重新审视

二、环境权产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环境危机是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它是人类活动的必然结果,不仅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应对这一危机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环境权理论.作为一种新观点,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环境权就深陷于诸多的理论困惑之中.什么是环境权?环境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如何界定?权利客体和具体范围是什么?权利如何实现?对侵权如何认定及如何救济等.对这些疑问,学者们从未停止过探究,但至今仍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该文认为,人们对环境权的研究只所以陷入困惑之中,是因为其研究拘泥于传统的法律原则和逻辑方式.从应对环境危机的价值目标出发,环境权的出路应是产权化,市场化,用市场机制调动人们珍惜环境资源和投资环境治理的兴趣,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环境资源既能满足社会经济生产的需要,又能充分保证人类的生存需求.环境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各种环境要素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人类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存量,这些资源中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可再生的那些也对再生条件、耗费速度等有严格的限制,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再生.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加快,各种资源必将最终枯竭而使人类走向灭绝.基于对环境危机的恐慌,人们提出了环境权理论,试图用以对抗各种环境公害,但收效甚微.对环境权研究方法和原则的局限性,使得环境权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找不到踪迹而显得虚无缥缈;环境权的抽象性,使其在应对环境污染中力不从心.基本人权、财产权、人身权、人类权、程序权、公民权等诸学说都不能完整地揭示环境权的本质,不能很好地实现环境权的基本价值.总之,该文在对传统环境权理论和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学的有关制度和理念,提出了对环境权实现出路的设想,以期对人类应对环境危机发挥细微之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