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兴安岭主要树种细根生物量时空分布及火后变化情况
【6h】

大兴安岭主要树种细根生物量时空分布及火后变化情况

代理获取

摘要

1.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法获取土壤根系样品,研究两树种细根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细根(≤5mm)生物量全年平均值为371.64g·m-2,白桦林为402.87g·m-2,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水平分布上看,兴安落叶松林在树干和树冠投影边缘的中点处细根生物量最大(411.22g·m-2),其次为树冠投影边缘处(364.94g·m-2),靠近树干处最小(338.78g·m-2);白桦林与落叶松林的情况相同,即树干和树冠投影边缘的中点处最大,其次为树冠投影边缘处,靠近树干处最小,分别为445.87、437.32、325.45g·m-2;从垂直分布上看,由于不同土壤层的理化性质等的不同,两种林分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分别占总生物量的52.20%和57.78%;两种林分细根生物量在生长季内均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的差异性,即最小值均出现在5月份,但兴安落叶松林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598.80g·m-2),白桦林则出现在9月份(528.97g·m-2)。
   2.以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间火烧迹地进行调查,采用挖掘法获取土壤根系样品,研究火后落叶松根生物量、C、N养分浓度及C/N值变化。结果表明:1)火烧后一周,受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火烧树木活根生物量仅是对照树木的80%和36%,直径≤1mm细根生物量则分别是对照的60%和19%;2)火烧后三个月,受低强度火烧树木细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受中等强度火烧树木根恢复程度明显低于受低强度火烧树木,火后两年,前者根生物量与对照树木无明显差异,而后者直径≤1mm细根生物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得到恢复;3)火烧降低了树木根系碳和氮的养分浓度,低强度火烧使C/N值减小,而中等强度火烧使C/N值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