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的影响研究
【6h】

网络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2.1 大众传播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2.2.3 政治传播理论

2.2.4 习近平关于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讨

2.3 网络发展现状及特征

2.3.1 网络发展现状

2.3.2 网络的特征

2.4 网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联系

2.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网络进行规范与适当约束

2.4.2 网络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化与延展

2.5 网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2.5.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2.5.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发展实践需要的产物

3 传播媒介发展与特征分析

3.1 网络传播方式

3.1.1 网络传播方式及其优势

3.1.2 网络传播方式与其局限性

3.2 传统传播方式

3.2.1 传统传播方式与其优势

3.2.2 传统媒体局限性

3.3 传播渠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辨析

3.3.1 传统传播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2不同网络形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 网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4.1 网络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

4.1.1 网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

4.1.2 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2 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挑战

4.2.1 网络教育功能不完善

4.2.2 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人才短缺

4.2.3 信息甄选与意识形态冲突的困境

4.2.4 知识体系性不强

4.2.5 网络管理制度不健全

5 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

5.1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网络之间的关系

5.1.1 重视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

5.1.2 正确认识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向关系

5.1.3 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教育意识

5.2 促进以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5.2.1 马克思主义者提高自身修养

5.2.2 马克思主义者提高创新能力

5.2.3 网络技能的提高

5.2.4 加强对知识体系的整合

5.3 加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载体建设

5.3.1 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网络平台相完善发展

5.3.2 创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有力促进的网络平台

5.3.3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

5.3.4 提高传播吸引力

5.4 建立有效网络规范化运作与监管机制

5.4.1 完善网络相关立法

5.4.2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渠道

5.4.3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网络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使得网络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并逐渐成为影响人们交往的重要渠道。网络具有交往功能,在交往过程中,其也在进行着知识的传播。并且,网络的知识与信息传播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产生了变革性影响。近年来网络教育传播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各方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引入网络的推介模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重要的议题,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其唯有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才能使其接受范围更广,并且在传播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在现如今的网络环境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成为一项有必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同时,网络是继广播、电视与报纸等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其特征使得网络媒体本身有别于传统媒体,具有比较优势。它的受众范围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泛且具有双向互动性,这些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获得了全面的变革和发展。但是,网络本身又是柄双刃剑,其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与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使得网络的筛选作用相对较弱,其对部分负面信息的传播和对马克思主义知识的有意无意歪曲使得马克思主义借助网络解决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我国网络虽然受众范围广且传播速度较快,但是,其依旧面临着网络伦理缺失、网络立法相对缺失、网络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网络软硬件配置局限等问题,这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带来了一定困境。如何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通过网络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进行适当引导,成为目前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首先分析网络作为载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作用;其次,根据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对其利弊进行分析;第三,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过程中针对所呈现的问题所能采取的对策,带着问题思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传播的新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第四,针对现如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新媒介的建立健全与完善。针对新载体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解析,有助于我们革新观念的同时思索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发展网络,引导大众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马克思主义学习。希望本文的撰写能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提供新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路径,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新的传媒环境下健康传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