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控释掺混肥对稻花香2号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6h】

控释掺混肥对稻花香2号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水稻倒伏的研究概况

1.2.2 水稻养分管理对水稻倒伏性的影响

1.2.3 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2.4 控释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田间管理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田间倒伏情况

2.5.2 茎秆物理性状及抗倒伏

2.5.3 茎秆化学指标

2.5.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氮素管理对水稻茎秆形态指标的影响

3.1.1 株高和节间配置

3.1.2 各节间鲜重

3.1.3 第2节间充实度

3.2 氮素管理对茎秆力学特征和倒伏的影响

3.2.1 重心高度

3.2.2 基部节间抗折力

3.2.3 基部节间弯曲力矩

3.2.4 倒伏指数

3.2.5 抗倒伏指数

3.2.6 田间表观倒伏率调查情况

3.3 氮素管理对水稻茎秆基部第2节 间化学组成的影响

3.3.1 含氮量

3.3.2 含钾量

3.3.3 钾氮比

3.4 氮素管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1 干物质的积累

3.4.2 水稻收获指数

3.5 氮素管理对产量的影响

3.5.1 每平方米穗数

3.5.2 穗粒数

3.5.3 结实率

3.5.4 千粒重

3.5.5 水稻产量

3.6 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养分优化管理与茎秆理化指标的关系

4.2 养分管理与倒伏发生的关系

4.3 养分管理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5 结论

5.1 养分优化管理能够优化基部节间配置和促进壮秆形成

5.2 氮素综合管理可以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5.3 养分优化管理能促进茎秆干物质积累状况和增产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倒伏是限制寒地优质粳稻稻花香2号(五优稻4号)产量的关键因素,通过施肥的优化是提高其抗倒伏能力的主要措施。2015-2016年连续两年进行试验,设置了农民常规施肥(Farmer-fertilization practice)、氮肥综合管理(Integrated nitrogen management)、控释掺混肥处理(Bulk blending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研究养分管理方式对该品种茎秆形态、力学特征和茎秆化学成分等的影响,探究养分管理在提高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各养分管理方式中,控释掺混肥能够改善基部节间的配置,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促进基部节间充实;氮素综合管理能促进基部节间的充实。2015年,控释掺混肥处理(OPT)的基部第1、2节间长度分别比习惯施肥处理(FFP)降低了28.8%(P<0.05)、15.5%(P<0.05)。2015年,氮素综合管理(INM)处理的基部第2节间充实度相对FFP处理增加了18.2%(P<0.05)。氮肥综合管理能增加基部节间钾元素的含量及比例;控释掺混肥能增加钾的含量比例。INM处理的第2节间含钾量相对FFP处理增加10.5%~21.7%(P<0.05),K/N平均增加16.9%(P<0.05)。2015年,OPT的第2节间K/N增加21.6%(P<0.05)。
  氮素综合管理和控释掺混肥能够增强基部节间的抗折应力,增强抗倒伏能力,并且氮肥综合管理能够控制田间倒伏的实际发生。INM处理的抗折力相对FFP处理增加了21.3%~28.5%(P<0.05),OPT处理的抗折力相对FFP处理增加了28.96%~23.32%(P<0.05)。第2节间的抗折力和第2节间充实度、第2节间含钾比例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和各基部节长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INM处理的田间倒伏率比FFP处理降低57.4%~100%(P<0.05);OPT处理则分别增加了72.4%~267%(P<0.05)。调查区域的田间倒伏率相比增加了66个百分点。
  控释肥对茎秆的干物质的积累量存在明显促进作用,OPT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相对FFP处理增加了15.7%~13.9%(P<0.05)。氮素综合管理处理和控释掺混肥均能起到增产作用。2年的试验中,INM处理水稻产量平均增加了7.0%,变动在4.9%~7.7%;OPT处理产量对应的增加值为9.2%(p<0.05),变动在9.04%~13.4%。INM处理或者通过促进大穗或者通过增加千粒重而增产,而OPT处理产量增加主要来自水稻有效穗数和粒重的增加。
  综合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前氮后移处理后,水稻基部第2节间钾含量高,节间充实度好,基部两个节间长度适当,水稻茎杆抗折力显著提高,水稻倒伏的发生减少,同时水稻产量显著增加。施用控释掺混肥虽然能促进水稻茎秆充实,增加节间抗折力,但由于控释肥漂浮而产生的肥料分布不匀且产量较高,控释掺混肥的应用并不能明显减少水稻倒伏。控释肥增加了水稻分蘖成穗率,提高收获穗数,同时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

著录项

  • 作者

    梁辰;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彭显龙;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22;
  • 关键词

    控释掺混肥; 粳稻; 抗倒伏能力; 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