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氯化镧和氯化铈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h】

氯化镧和氯化铈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稀土农用的应用

1.2.2 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因素

1.2.3 稀土对农作物品质及其产量的相关影响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稀土对东北大豆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1.1 稀土对大豆东农42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1.2 稀土对大豆东农47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2 稀土对东北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3.2.1 稀土对大豆东农42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3.2.2 稀土对大豆东农47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3.3 稀土对东北大豆品质的影响

3.3.1 稀土对大豆东农42品质的影响

3.3.2 稀土对大豆东农47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稀土对东北大豆叶片脯氮酸含量的影响

4.2 稀土对东北大豆产量的影响

4.2.1 稀土对大豆东农42产量的影响

4.2.2 稀土对大豆东农47产量的影响

4.3 稀土对东北大豆品质的影响

4.3.1 稀土对大豆东农42品质的影响

4.3.2 稀土对大豆东农47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大豆东农42和东农47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在大豆苗期、开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稀土元素La(Ⅲ)和Ce(Ⅲ),浓度分别为40mg· L-1、80mg· L-1、120mg·L-1和160mg· L-1,研究稀土对大豆叶片脯氨酸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的稀土种类、浓度及喷施时期,为进一步探讨稀土提高植物抗逆性影响机制和大豆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基础,为稀土农用提供一定参考。试验结果表明:
  La(Ⅲ)和Ce(Ⅲ)在一定浓度下均能促进大豆叶片脯氨酸的合成,且La(Ⅲ)的促进作用好于Ce(Ⅲ),开花期处理好于苗期。对于大豆东农42和东农47,开花期的120mg· L-1LaCl3处理,脯氨酸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33μg·g-1和13.84μg·g-1,二者增幅分别为10.20%和13.63%,与对照之间均呈显著性差异。
  La(Ⅲ)和Ce(Ⅲ)在一定浓度下均可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可以达到增加大豆产量的目的。对于大豆东农42和东农47,两品种均是开花期处理好于苗期,二者的产量分别在开花期120mg· L-1的La(Ⅲ)和120mg· L-1的Ce(Ⅲ)浓度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38.51g·m-2和513.26g·m-2,二者增幅分别为40.98%和36.09%,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
  对于高蛋白品种大豆东农42,所有处理均使其蛋白质含量、蛋脂总含量增加,而脂肪含量有所下降。开花期40mg· L-1的La(Ⅲ)处理下,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18%和65.41%,二者增幅分别为9.35%和3.87%。对于高脂肪品种大豆东农47,所有处理均使其脂肪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蛋脂总含量均有所下降。苗期80mg· L-1的La(Ⅲ)处理下,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为23.57%,增幅为7.54%。

著录项

  • 作者

    王亮;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学科 生态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任红玉;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65.106.2;
  • 关键词

    大豆; 氯化镧; 氯化铈; 作物产量; 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