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嵌入式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设计
【6h】

嵌入式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嵌入式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2.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2.1.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2.2 嵌入式系统的选型

2.2.1 嵌入式芯片的选型

2.2.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型

2.3 嵌入式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原理

2.4 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规划

2.4.1 硬件平台构成

2.4.2 软件平台构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硬件平台总体架构

3.2 系统核心主板电路设计

3.2.1 处理器

3.2.2 SDRAM

3.2.3 NANDFlash

3.3 系统扩展板电路设计

3.3.1 电源电路设计

3.3.2 复位电路设计

3.3.3 串口电路设计

3.3.4 JTAG接口电路设计

3.3.5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3.3.6 LCD接口电路设计

3.3.7 摄像头接口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Linux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

4.1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4.2 嵌入式Linux系统的BootLoader设计与移植

4.2.1 U-Boot的简介

4.2.2 U-Boot目录结构

4.2.3 U-Boot的启动流程分析

4.2.4 U-Boot的移植

4.3 嵌入式Linux内核的裁剪和移植

4.3.1 Linux 2.6内核简介

4.3.2 Linux 2.6.24内核的配置

4.3.3 内核的编译与下载

4.4 根文件系统移植

4.4.1 文件系统简介

4.4.2 根文件系统的建立和移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图像采集与显示的软件设计

5.1 嵌入式Linux驱动的概念

5.1.1 Linux的设备驱动程序结构

5.1.2 Linux对中断的处理

5.1.3 Linux驱动加载方式

5.2 图像采集

5.2.1 OV7620摄像头驱动程序

5.2.2 多路图像采集程序设计

5.3 图像的显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分析

6.1 系统的硬件调试

6.1.1 系统扩展板PCB设计

6.1.2 系统扩展板硬件调试

6.2 系统的软件调试与实验分析

6.2.1 系统软件平台调试

6.2.2 图像采集与显示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人类逐渐迈入信息时代,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鉴定技术愈加显示出它的价值。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是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者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别的技术。传统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大多数是单模态系统,但是单模态的生物特征识别具有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例如传感器噪声、缺乏普遍性、单一性不强、特征的描述缺乏恒定性、易被窃取等问题,同时由于市场对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提出了便携性好、功耗低、体积小等要求,以及嵌入式技术在近年来高速的发展,所以本文展开了嵌入式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研究。
   本文给出了基于ARM-Linux的嵌入式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案,将系统的硬件设计分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ARM核心板,其主要进行控制和运算工作:第二部分为系统扩展板,其主要是对ARM功能进行扩展并为外围设备提供接口;第三部分是摄像头LCD等外围设备,其主要完成生物特征图像的采集和显示等功能。
   本文在硬件设计方面阐述了ARM系统的设计过程,讲解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调试过程;在软件设计方面,建立了交叉编译环境,修改并移植了U-Boot,进行了嵌入式Linux内核的裁剪和移植,建立了根文件系统并进行了移植,基于Linux系统完成了摄像头以及LCD显示屏等硬件驱动程序的设计,建立了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最后在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进行了生物特征图像的采集与显示应用程序设计和摄像头切换程序设计。
   最后在所建立的嵌入式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上做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架构设计可行。本文建立起了一个相对通用的嵌入式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平台,为后期针对特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