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功能体育馆建筑声学设计与空间界面
【6h】

多功能体育馆建筑声学设计与空间界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1.1研究目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及创新

第2章建筑声学设计基本知识及声学基本知识

2.1建筑声学概述

2.2建筑声学相关基本知识

2.2.1声音的产生

2.2.2声传播方向

2.3声音的控制

2.3.1吸声

2.3.2反射

2.3.3隔声

2.3.4降噪

2.4声学材料及结构

2.4.1主要吸收高、中频的材料

2.4.2主要吸收中、低频的材料和结构

2.4.3宽带吸声结构

2.5建声与电声的关系

第3章多功能体育馆声学环境中的空间界面

3.1界面的概述

3.2界面的分类

3.2.1基面

3.2.2竖向界面

3.2.3顶面界面

3.3空间界面设计原则

3.3.1界面的主题化

3.3.2界面的人文化

3.3.3界面的人性化设计

3.3.4界面尺度感

3.4空间界面的构成手法、色彩及材质

3.4.1空间界面受构成手法影响的组合方式

3.4.2空间界面的色彩因素

3.4.3材质

第4章空间界面设计角度解决建筑声学缺陷

4.1建筑声学设计与空间界面设计的对立与统一

4.1.1主界面

4.1.2次界面

4.1.3统一

4.1.4对立

4.2多功能体育馆建筑声学特点及要求

4.2.1多功能体育馆的声学设计特点

4.2.2多功能体育馆建声设计及施工的重要性

4.2.3使用功能定位及其对建声设计的要求

4.2.4建声设计控制目标

4.3体育馆中的典型空间界面分析

4.3.1基面

4.3.2竖向界面

4.3.3顶界面

4.4空间界面与人的关系

4.5体育馆常见的声学缺陷

4.5.1声聚焦

4.5.2颤动回声

4.5.3混响时间偏长

4.6解决多功能体育馆声学缺陷的界面处理可行措施

4.6.1顶部界面(消除声聚焦和控制混响)

4.6.2底部界面

4.6.3竖向立面(消除声聚焦和颤动回声)

第5章实例体育馆建筑声学设计与室内空间界面(设计实例)

5.1前言

5.2设计依据

5.3建筑概况

5.4建筑声学设计指标

5.4.1混响时间与混响频率特性

5.4.2音质设计

5.4.3隔声与噪声控制设计

5.4.4空间界面艺术表现的具体形式

5.4.5声学(混响时间计算书)

5.5相关配合

5.5.1装修设计与扩声

5.5.2材料进场管理

5.5.3声学结构施工管理

5.5.4中期音质考核管理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空间环境不仅应该满足功能需求,更应该满足人的视觉、听觉感受。而目前,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设计师对空间中的声环境的重视度不够,职业声学设计人员的工作也仅仅限于声学功能的层面上,多偏重于技术方面,而忽视了声学材料及结构在强化空间界面形态以及营造空间氛围上的装饰作用。在建筑声学设计领域中,空间声学技术处理在满足声学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与界面设计相结合,共同完成对空间的塑造,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多是建筑设计技术层面上的介绍和研究,一部分是声学设计层面纯理论或纯物理角度的研究,受众面有限;另一部分多是对建筑形体结构、内部构造、功能安排,空间尺度等方面的探讨,对内部建筑声学等技术性内容只是做一般性介绍,建筑声学设计所涉及到的材料、构造等对室内装饰的视觉表现鲜有专著。 文章通过对建筑声学特征、声学缺陷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提出解决缺陷的诸多实施方案,归纳出建声设计中的空间界面设计原理、构成手法等理论,并结合图表,深入论证,充分归纳,分别针对体育馆这三个界面的几项声学缺陷问题深入剖析,针对三个空间界面分别提出解决声音缺陷的可行性方案及其在不同空间界面上的装饰表现。界面形式追随声学功能,声学功能影响界面形式。 本文最终研究目的是建筑声学与空间界面设计相结合,总结出两者结合的设计原理及手法,给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以借鉴。而作为设计艺术工作者,有必要、有责任了解这些相关学科领域的部分知识,丰富自己,创作出满足人们生理、心理的空间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