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动助力车用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技术及应用
【6h】

电动助力车用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技术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铅酸蓄电池简介

1.3铅酸蓄电池充电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电池热失控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与试剂

2.2实验仪器与设备

2.3实验方法

第3章 充电工艺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3.1 恒流恒压间歇充电方法设计

3.2新充电方法对电池老化因素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线温控对电池的热管理

4.1 铅酸电池的热分布分析

4.2 无线温控技术对电池的热管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蓄电池无线温度采集和充电方法在充电器中的实现

5.1总体方案设计

5.2充电器电路设计

5.3智能充电器与普通充电器性能对比

5.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铅酸蓄电池作为电动自行车的动力电源,需要具备高倍率放电和深循环性能。目前行业标准对电动自行车铅酸电池的质保期是8+7共十五个月,其中8个月内是换新期,目前自行车铅酸蓄电池的换新期退货率一般在5%左右。通过对退货电池的质量分析,发现排在退货质量前两位的原因是容量不足和电池鼓胀变形。所以改进电池落后和鼓胀问题对企业提升利润率非常重要。
  本文首先对电池的充电方法进行研究,降低由于充电原因导致的容量不足。研究了电池失水、板栅腐蚀、负极硫化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发现铅酸电池循环充电时维持100%~102%的充电量和间歇性充入102%~105%的电量对电池循环寿命最佳。即在平常充电时采用恒流1.8A限压充电至2.45V/单格,进行1.8A限压,2.45V/单格充电30s,间歇30s充电,至电流0.6A时,转入浮充模式即0.6A限压2.3V、3h后停止充电。电池每20次循环充电后暂停浮充模式,启动均衡充电模式即电流0.6A,限压2.6V,定时充电1h。
  其次对单只电池和48V12AH电池组的热分布进行研究,发现充电过程中电池组温度与电池间的安装距离呈反比关系,紧装配时间距偏小会造成单只电池温差达5℃。当电池间距大于4mm时可以保证电池温度的一致性。通过电池温度对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发现运用无线传输技术对电池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可以很好的对电池温度进行管理,当温度高于30℃启动温度补偿制度可以降低电池析气量。同时加入高温60℃保护机制,当电池外部温度上升到61℃时,充电器自动停止充电,可以有效预防电池发生鼓胀变形。
  最后将充电方法和无线传输技术在充电器上实现,通过实验室100%DOD循环寿命的对比和对变形退货最多的整车厂进行试验验证证实,该技术的采用可以提升电池循环寿命2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