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高负荷扩压叶栅分离结构及其定常与非定常控制研究
【6h】

超高负荷扩压叶栅分离结构及其定常与非定常控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符号表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3 压气机内部复杂流动的研究概况

1.4 叶轮机械流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概况

1.5 流动控制技术的分类与总结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数值方法概述与校核

2.1 引言

2.2 合成射流数值方法概述与校核

2.3 高负荷扩压叶栅流场模拟的数值方法校核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流场的分离结构

3.1 引言

3.2 低反动度高负荷二维扩压叶栅流场结构分析

3.3 常规高负荷三维扩压叶栅流场结构分析

3.4 低反动度高负荷三维扩压叶栅流场结构分析

3.5 高负荷扩压叶栅分离结构的涡量输运特性与动力学稳定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附面层定常吹/吸气对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分离结构的控制

4.1 引言

4.2 数值计算与损失评价方法

4.3 附面层定常吹气对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分离结构的控制

4.4 附面层定常吸气对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分离结构的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合成射流对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分离结构的控制

5.1 引言

5.2 二维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分离流动的控制

5.3 三维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分离流动的控制

5.4 三维叶栅中激励位置与激励频率之间的耦合作用

5.5 三维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中合成射流的控制机理

5.6 合成射流控制下三维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的冲角特性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附面层非定常振荡抽吸概念及其在高负荷扩压叶栅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附面层非定常振荡抽吸概念的提出

6.3 关键控制参数对附面层非定常振荡抽吸效果的影响

6.4 附面层非定常振荡抽吸在低反动度高负荷三维叶栅中的应用

6.5 附面层非定常振荡抽吸在常规高负荷三维叶栅中的应用

6.6 附面层非定常振荡抽吸控制机理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航空发动机对推重比不懈地追求引发了压气机领域的发展困境,即不断提升的负荷与不断加剧的分离流动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高效地实现负荷的大幅提升是广大叶轮机械工作者努力追寻的目标。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动机气体动力研究中心独辟蹊径,提出了低反动度压气机设计理念。该理念通过增加动叶入口的正预旋降低反动度以释放动叶的扩压需求进而确保动叶能够高效、大幅地提高总压升,而总压升向静压升的转变则主要归结于基于流动控制的大折转角静叶栅中。因此该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单纯依赖于叶栅流道的扩压模式,所倡导的是一种新的建立在流动控制基础之上的扩压过程。上述扩压理念的转变形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即对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分离结构的控制研究。
  在进行分离流动的控制研究之前,本文首先细致分析了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流场的分离结构,具体涵盖了从二维叶型到三维叶栅、从定常到非定常等不同的研究内容。在对低反动度高负荷二维叶栅流场结构的分析过程中发现,设计状态下的流场中同时存在吸力面分离涡与尾缘脱落涡是其区别于常规负荷扩压叶栅流场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二维叶型向三维叶栅过渡的过程中会演绎出怎样复杂的流动结构是无法预测的,为此本文随后开展了常规高负荷三维扩压叶栅流场结构的研究,以期为后续的低反动度高负荷三维叶栅流场结构分析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常规高负荷三维扩压叶栅的流场随着来流冲角的增加将先后经历角区分离、角区失速与叶栅失速三种不同的分离形态。流场中的旋涡结构整体上可以区分为以马蹄涡、通道涡、壁角涡为代表的准柱状涡系与以吸力面分离涡为代表的层状涡系。其中马蹄涡压力侧分支并非一定会汇入通道涡,而通道涡也并非由马蹄涡压力侧分支发展而来,壁角涡也不是通道涡诱导的产物,通道涡与壁角涡均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促发机制与发展过程。吸力面分离涡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并在空间自行封闭的复杂三维曲面。马蹄涡、通道涡、壁角涡等准柱状涡系结构并非叶栅损失的重要来源,流场的损失分布主要受吸力面分离涡的影响。低反动度高负荷三维叶栅的流场始终处于叶栅失速形态,流场固有的动力学不稳定特性引发层状的吸力面分离涡打破原先的平衡机制,最终演变形成非对称分离流态,由此引发吸力面分离涡在空间尺度上急剧增长并成为主导叶栅流场分离结构与损失分布的关键因素。
  在明晰了具体分离结构的基础上,本文随后在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中开展了附面层定常吹/吸气控制分离流动的研究。研究显示,在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中成功实现分离流动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吸力面分离涡的有效控制,流动控制的成功施加伴随着流场由叶栅失速形态突变至角区失速或角区分离形态的过程。附面层定常吹气通过射流携带的高动量流体与附面层内部的低能流体之间的动量交换调节附面层的发展并形成新的分布形态,这一过程具有显著的矢量特性,因此射流角度对控制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附面层定常吸气通过对附面层内部低能流体的吸除以延缓附面层的发展并提升其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附面层定常吸气的控制效果对抽吸位置、抽吸流量较为敏感,整个控制过程的变工况适应能力较差。
  为了弥补定常流动控制技术的不足,将一典型的非定常流动控制技术合成射流引入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中进行分离流动的控制。研究表明,合成射流在通过与附面层内部低能流体的动量交换实现对附面层积极调控的同时,其自身的非定常激励过程引入的波涡作用能够进一步有效离散大尺度吸力面分离涡并促发离散后的旋涡卷绕、脱落,由此形成了对流场分离结构的进一步调节,显著提升了流动控制的效果。
  在对附面层定常吸气与合成射流两类技术深入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附面层非定常振荡抽吸的概念,并在低反动度高负荷扩压叶栅与常规高负荷扩压叶栅中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附面层非定常振荡抽吸具有与合成射流类似的波涡作用过程,与附面层定常抽吸相比,附面层非定常振荡抽吸一方面通过对附面层低能流体的有效吸除积极调节附面层的发展,另一方面其非定常激励形成的波涡作用在进一步提升流动控制效果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了整个控制过程的变工况适应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