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毒”邪理论探讨及从“毒”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实验研究
【6h】

中医“毒”邪理论探讨及从“毒”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2方法

实验结果

1排毒降脂合剂对一般情况的影响

2排毒降脂合剂对肝功能的影响

3排毒降脂合剂对血脂的影响

4排毒降脂合剂对肝指数影响

5肝脏病理改变观察

6排毒降脂合剂对肝匀浆中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7排毒降脂合剂对肝组织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讨论

1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动物模型评价

2检测指标选择意义

3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机制研究评述

4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5中医毒邪理论探讨

6毒邪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7排毒降脂合剂的立方依据

8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能脂肪肝及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随着国家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逐渐增多。其病理机制比较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前期临床疗效观察表明排毒降脂合剂对NASH患者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实验通过观察排毒降脂合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和对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排毒降脂合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同批成年雄性Wisater大鼠60只,体重190±20g。普通饲料正常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空白模型组;C1组:排毒降脂合剂大剂防治量组;C2组:排毒降脂合剂中防治量组;C3组:排毒降脂合剂小防治量组;D组:西药对照组(脂必妥防治组),以上6组大鼠统一标号,分笼饲养。参考祁培宏等报道的方法配成高脂饲料(5%乳清酸、10%胆固醇、20%猪油、1%蛋黄粉,1%丙基硫氧嘧啶),除正常组常规饲养外,其余5组同期造模,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4h饮水,摄食不限,持续8w复制大鼠NASH模型。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治疗组大鼠从造模8w末开始,每日给予排毒降脂合剂,按临床成人等效量进行换算,稀释成1:2:4低、中、高不同浓度,C1、C2、C3组分别按低、中、高浓度排毒降脂合剂1ml/100g.d灌胃,每日1次;D组用脂必妥混悬液0.09g/1ml/100g.d灌胃,每日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ml/100g.d灌胃,每日一次。维持4W(共12W)。以上6组大鼠于12w末全部杀检,分离血清及留取肝组织。于模型建立及给药期间观察记录动物体重、食欲、行为、状态、毛发及死亡情况,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组间比较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两因素的相关分析,计量资料数据均以x±s形式表示。 结果: 1.根据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及肝功能状态,成功复制大鼠NASH动物模型。与空白模型组相比,排毒降脂合剂大剂量组大鼠肝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排毒降脂合剂大、中剂量组能降低血清TC、TG、LDL-C、ALT和AST(P<0.01,P<0.05),升高血清HDL-C(I)<0.01,P<0.05),以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 2.与空白模型组相比,排毒降脂合剂大剂量组显著提高对NASH大鼠肝组织SOD水平(P<0.01),降低MDA含量(P<0.01),优于排毒降脂合剂中、小剂量组(P<0.05)和脂必妥片对照组(P<0.01)。 3.与空白模型组相比,排毒降脂合剂组大鼠肝组织TNF-α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明显优于脂必妥片对照组(P<0.01)。 4.镜下所见,正常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清晰,肝小叶结构正常,中央静脉大而壁簿,肝细胞排列成肝索,在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细胞呈多边形。模型组大鼠所有标本的肝组织切片均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主要为小泡性脂肪变性,也有部分大泡性脂肪变性,同时肝小叶内和汇管区有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小叶内炎症为主,部分大鼠肝组织小叶内坏死灶融合成片大鼠肝细胞中度细胞水肿。排毒降脂合剂大、中剂量组肝小叶和肝窦结构清晰,细胞排列整齐,仅有少数肝细胞内有脂滴空泡,细胞核结构清晰,核膜、核仁、核质着色正常。排毒降脂合剂小剂量组和脂必妥组小鼠肝细胞形态不规则,核模凹陷,胞质内脂滴明显增多,染色体轻度肿胀。 结论: 1.对血脂的影响:排毒降脂合剂降低血清TC、TG、LDL脂质,升高HDL从而减少FFA的肝脏毒性和TG积聚。 2.对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排毒降脂合剂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缓解氧化应激,减少脂质过氧化。 3.对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排毒降脂合剂降低TNF-α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因子相关性损害。 排毒降脂合剂能通过降低NASH大鼠血清ALT、AST、TC、TG、LDL,升高HDL来保护肝脏。提高NASH大鼠SOD、降低MDA水平,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缓解氧化应激,减少脂质过氧化,且能抑制NASH大鼠肝组织TNF-α的表达而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为其保护肝脏的可能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