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柔性后缘非线性力学建模与驱动机制
【6h】

柔性后缘非线性力学建模与驱动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1.3 索网驱动理论及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柔性后缘索网传动分析及优化

2.1 引言

2.2 传动与力放大原理

2.3 索网传动建模与分析

2.4 传动结构的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索网结构驱动下的柔性后缘变形试验

3.1 引言

3.2 索网结构设计

3.3 索的选材

3.4 索网结构参数

3.5 单索及索网变形试验

3.6 试验结果与理论值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柔性后缘结构设计及分析

4.1引言

4.2气动肌肉

4.3索网传动系统

4.4 大变形蒙皮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变体飞行器通过改变机翼的几何参数,确保飞机在整个航程中一直保持最佳的气动特性,同时扩大了飞机的飞行包线,使得飞行器可以执行多种飞行任务。柔性后缘取消了机械铰链,使翼面在柔性变形过程中始终光滑、连续和无缝,避免了翼面在机翼变形过程中斜率的突变,优化了气动性能;同时,无缝、柔性变形的翼面可以有效减少雷达回波,这可以增加飞机的隐身性能;对民用客机而言,柔性自适应机翼优化了整个飞行过程中的的气动特性,减小了燃油消耗,提高了客机的经济效益。因此,无论从军用还是民用角度,柔性自适应机翼技术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研究意义。
  在柔性自适应技术中,能够实现柔性变形的后缘结构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后缘结构中驱动器的选择和驱动力的作用方式是该领域的难点,传统的驱动方式均有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索网的力传动方式,对其进行建模分析。研究表明,索网传动具有很高的力放大系数和高的驱动效率。同时对索网传动机构进行结构优化,修正索网结构的初始参数,以进一步提高索网结构的驱动效率。
  进行索网结构驱动的柔性后缘变形试验,与变形理论相结合。试验结果表明,索网机构具有优于单索的传动效率,试验结果与理论模拟值较为吻合。通过变形试验验证了索网传动变形理论,对索网结构提出试验角度优化,如减少限高装置。
  柔性后缘结构是实现变体飞行器柔性变体的核心部位。柔性后缘由高性能驱动器、大变形蒙皮材料、可柔性变形的基板、内部支撑结构及传动结构等构成,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复杂结构。本文选用气动肌肉作为柔性后缘高性能驱动器是极好的选择,其可以产生大的驱动力且反应较为灵敏、易控制;创造性的适用索网结构作用驱动力传动机构,有效地提高了驱动效率;探索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蒙皮,它有橡胶板和氨纶纤维粘接而成,继承了两者很多的优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