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航天器主动隔振及精确定向控制技术研究
【6h】

航天器主动隔振及精确定向控制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航天器主动隔振及精确定向控制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AND PRECISION POINTING CONTROL FOR SPACECRAFT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Contents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隔振技术研究综述

1.2.1 被动隔振

1.2.2 半主动隔振

1.2.3 主动隔振

1.2.4 混合隔振

1.2.5 智能作动器

1.2.6 智能作动器磁滞非线性研究

1.2.7 空间多自由度隔振及精确定向研究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 2 章 鲁棒 H 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主动隔振

2.1 引言

2.2 主被动隔振并联与串联

2.2.1 主被动并联混合隔振

2.2.2 基座隔振与载荷扰动抑制分析

2.2.3 主被动串联混合隔振

2.3 混合隔振系统的鲁棒 H 控制

2.3.1 混合隔振器动力学模型

2.3.2 混合隔振器 PID 主动隔振

2.3.3 回路整形法设计鲁棒 H 控制器

2.3.4 H 鲁棒控制器求解

2.3.5 鲁棒 H 控制仿真

2.4 混合隔振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与复合控制

2.4.1 多项式法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

2.4.2 加速度反馈 MRAC 隔振仿真

2.4.3 MRAC-PID复合控制主动隔振及参考跟踪

2.4.4 MRAC-PID 鲁棒性测试仿真

2.5 本章小结

第 3 章 智能作动器 Preisach 磁滞非线性辨识与补偿

3.1 引言

3.2 智能作动器磁滞非线性及其辨识

3.2.1 Preisach 磁滞动力学建模

3.2.2 Preisach 磁滞参数离线辨识

3.2.3 Preisach 磁滞参数辨识的在线修正

3.2.4 Preisach 磁滞的补偿

3.3 带 Preisach 输入非线性的线性系统辨识与补偿

3.3.1 作动器 Preisach 磁滞和线性动力学的参数辨识

3.3.2 Preisach 磁滞的前馈补偿

3.4 本章小结

第 4 章 多自由度平台主动隔振与精确定向

4.1 引言

4.2 多自由度平台支腿数和构型

4.3 四杆平台的 2 自由度主动隔振与镇定

4.4 Stewart 平台动力学建模

4.5 Stewart 平台鲁棒 H 主动隔振与复合控制精确定向

4.5.1 Stewart 平台鲁棒 H 主动隔振

4.5.2 Stewart 平台 H-PID 复合控制精确定向

4.5.3 Stewart平台 MRAC-PID 复合控制精确定向

4.6 Stewart 平台主动隔振在星载相机中的应用

4.6.1 机械振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4.6.2 被动隔振后抖振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4.6.3 主动隔振对成像质量的提高

4.7 本章小结

第 5 章 柔性航天器主动隔振与精确定向

5.1 引言

5.2 航天器精确定向问题研究

5.2.1 扰动和传感器噪声对姿态控制的影响

5.2.2 刚体卫星姿态的模型匹配鲁棒 H 控制

5.3 柔性航天器大角度机动控制

5.3.1 柔性航天器姿轨耦合动力学建模

5.3.2 柔性航天器状态反馈大角度机动

5.3.3 应用微分器的柔性航天器输出反馈控制

5.4 柔性航天器与 Stewart 平台联合精确定向

5.5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基于智能作动器的多自由度主动隔振和精确跟踪定向在空间望远镜、预警卫星、空间激光通信、遥感卫星等先进航天器有着广泛应用。相对传统被动隔振,主动隔振对低频振动和随机振动有更好的抑制效果,并且智能作动器组成的多自由度平台可以对敏感载荷精确微操作,弥补本体姿态控制的不足。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的隔振技术难以满足敏感载荷对苛刻力学环境的要求,并且鲁棒性较差,智能作动器的精确建模和控制也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对航天器敏感载荷的多自由度主动隔振及精确定向展开研究。
  分析证实主被动混合隔振可以实现零刚度或无穷大刚度,但这在控制上是一种对消方法,需要系统精确的参数值,并且性能的鲁棒性差,此外混合隔振主动杆的PID控制器对随机扰动的抑制也不满足要求,于是采用加速度反馈,考虑建模不确定性及其他约束条件,采用回路整形技术和加权函数法设计了多目标鲁棒H∞控制器,它对谐波和随机振动都有较好的隔振性能。当对象参数未知时,用多项式法设计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对随机振动具有更好的隔振性能和鲁棒性。由于其低频位移信号被放大,于是增加PID位移反馈构成MRAC-PID复合控制,抑制了低频位移振动,并进行跟踪定向。
  作动器运动控制时需要考虑磁滞非线性,本文研究了Preisach磁滞模型的记忆效应,基于奇异值分解,采用最小二乘法对Preisach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仿真证实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但是计算时间长,不利于实时估计。本文提出一种奇异值分解的在线修正方法,以离线辨识结果为初始值,实时估计参数值,辨识精度更高。利用参数辨识结果,设计了一种逆Preisach前馈补偿,线性化Preisach磁滞效应。并把这种辨识和补偿方法扩展到带有输入Preisach非线性的作动器,当磁滞输出不可测量时,首先采用低频输入信号辨识Preisach磁滞的参数值,然后对线性动力学部分进行辨识,最后采用逆Preisach补偿线性化磁滞效应,提高了参考跟踪性能。
  对于四杆平台,采用MRAC-PID控制器对敏感载荷进行Tip/tilt二自由度主动隔振,用来镇定光束,取得较好的性能。对于Stewart平台,首先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多变量鲁棒H∞控制器进行六自由度主动隔振。此外,为了精确定向,并抑制姿态角抖振,采用H∞-PID复合控制,而第二章中的MRAC-PID复合控制也可以达到相似的性能,但是需要更大的计算能力和更高的执行带宽。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机械振动和航天器姿态抖振对图像的扭曲和模糊机理,仿真证实六自由度主动隔振可以提高成像质量。
  本文研究了航天器精确定向问题,并指出姿态控制器设计时需要对扰动和传感器噪声进行折衷考虑。当小角度定向时,采用欧拉角描述姿态,并设计了模型匹配鲁棒H∞控制器,但是传感器噪声产生姿态抖振。针对柔性航天器轨道、姿态和柔性结构动力学的耦合特性,设计了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控制器进行大角度机动,此外为了减少噪声对微分环节的影响,设计了相应的微分器。为了克服大角度机动控制后的姿态抖振,设计了二级姿态控制系统,通过Stewart平台对敏感载荷局部六自由度主动隔振和姿态微操作,抑制了姿态抖振,达到了高精度跟踪定向的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