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颌牙列精确三维有限元模型建模及正畸过程分析
【6h】

下颌牙列精确三维有限元模型建模及正畸过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曲方丝弓技术

1.2.2 牙颌畸形矫治的力学仿真研究概况

1.2.3 牙颌组织几何仿真模型研究概况

1.3 总体方案的设计和论证

1.3.1 力学分析手段的选择和论证

1.3.2 三维建模方法的选择和论证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口腔正畸的生物学原理

2.1 牙周组织结构及生物学特征

2.1.1 牙周膜的生物学特征

2.1.2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征

2.2 建模方式

2.3 矫治力作用下牙周组织的生物学反应

2.4 牙齿移动的方式及其控制

2.4.1 牙齿移动的方式

2.4.2 牙齿移动的控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T图像的下颌牙列三维模型重建

3.1 三维重构原始数据

3.2 图像预处理

3.2.1 对比度增强

3.2.2 图像填充

3.3 Marching Cubes三维重建算法

3.3.1 三维体素模型

3.3.2 三维体素中等值面剖分方式的确定

3.3.3 MC法抽取等值面的算法流程

3.4 模型简化

3.5 下颌牙槽骨、牙列、牙周膜三维模型

3.5.1 单颗标准牙齿及牙槽骨模型

3.5.2 牙周膜三维模型的建立

3.5.3 下颌牙列三维模型的建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下中切牙及牙列的力学分析

4.1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前处理

4.1.1 模型的网格划分

4.1.2 模型的材料特性

4.1.3 假设条件和边界条件

4.2 下中切牙有限元分析

4.2.1 有限元分析模型

4.2.2 加载方式

4.2.3 不同加载方式下牙周组织应力分布及位移结果

4.3 下颌牙列有限元分析

4.3.1 下颌牙列有限元模型

4.3.2 加载方案

4.3.3 不同加载方案下牙周组织应力分布及位移结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正畸牙齿移动是牙冠受力后牙周支持组织细胞反应的结果,牙周组织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对牙齿的移动具有决定作用。通过对矫治力作用下牙齿及其支持组织的应力应变分析,对研究正畸牙齿的移动规律和更好地制定矫治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畸牙及牙周的应力分析在国内外都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但是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个牙齿,缺少对牙列整体的研究。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是临床上用来矫治开颌、反颌等牙齿畸形的有效方法,它主要利用方丝弓控制牙齿的三维位置,“L”形曲的水平和垂直部分可以对需矫治的牙齿分别调整,其弓丝长,形变率低,故力量柔和且持久。本课题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及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牙颌组织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征,建立了下中切牙及下颌牙列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下中切牙及下颌牙列施加不同载荷,对下颌牙列是模拟多曲方丝弓形变后对牙齿产生的反作用力等效加载到牙列上,分析比较各种矫治力作用下牙齿的位移和在牙齿及牙周组织上产生的应力,为临床上应用和发展MEAW技术治疗深覆颌做准备。力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各种矫治力作用下牙齿受到的应力值最大,牙槽骨次之,牙周膜最小;牙周膜有明显的缓冲作用且三个主应力值变化趋势一致。(2)下中切牙在垂直压入力作用下牙齿整体表现为向下移动,但在舌向出现较小位移,牙体垂直移动的同时伴有倾斜移动,说明在临床应用中要达到理想的沿牙长轴的压低移动是非常困难的。(3) 2N舌向水平力加载于牙冠不同部位,牙齿均表现出倾斜移动,要想实现牙齿的整体移动,需同时施加一个力及一个力矩。(4)下颌使用MEAW弓时,长Ⅲ类牵引在远中竖直后牙方面效果比较好,可实现压低前牙,抬高后牙,打开咬合的治疗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