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形成机理与培育路径研究
【6h】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形成机理与培育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创新

1.2.2 产业创新能力

1.2.3 战略性新兴产业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特点

2.1.1 技术导向强

2.1.2 创新复杂度高

2.1.3 创新周期短

2.1.4 创新风险大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内涵与构成

2.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内涵与特点

2.2.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构成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主要影响因素

2.3.1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2.3.2 中观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形成的系统动力学描述

3.1.1 基本假设和系统边界

3.1.2 系统因果关系图及因果关系分析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形成过程

3.2.1 产业特色优势对产业创新能力形成的支撑作用

3.2.2 产业特色优势对产业学习的指引作用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演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设计与选择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设计思路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设计

4.2.1 龙头企业引领型

4.2.2 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型

4.2.3 技术标准牵引型

4.2.4 创新平台推动型

4.3 产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选择模型

4.3.1 产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选择指标体系构建

4.3.2 产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选择方法

4.4 产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转化策略

4.4.1 基于产业创新能力积累的培育路径转化策略

4.4.2 基于配套产业链建设的培育路径转化策略

4.4.3 路径转化的障碍因素与突破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5.1 黑龙江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5.1.1 产业特点分析

5.1.2 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5.1.3 产业创新能力演化阶段分析

5.1.4 产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存在的不足

5.2 黑龙江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培养路径选择

5.3 黑龙江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培育的政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我国加快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发展和生存的根本动力,更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而且对区域经济、国家经济、乃至国际经济都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科技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
  在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技术导向强、创新复杂度高、创新周期短和创新风险大四个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在系统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形成系统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分析产业创新能力演化规律。根据产业发展不同情况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培育设计了龙头企业引领型、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型、技术标准牵引型和创新平台推动型四种培育路径,建立培育路径选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并给出路径选择的具体方法。在动态性原则指导下,分别设计了基于产业创新能力积累的培育路径转化和基于配套产业链建设的培育路径转化过程两条路径升级过程,并分析转化的障碍因素。最后以黑龙江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优化设计其产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