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左琴科“谢拉皮翁兄弟”时期小说创作研究
【6h】

左琴科“谢拉皮翁兄弟”时期小说创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外文摘要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创新之处与意义

(一)选题意义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左琴科中篇小说中的"小人物"群像

(二)左琴科笔下的"小人物"概览

二、中篇小说《阿波罗与塔玛拉》中的"穷人"形象

(一)阿波罗:失去存在价值的"穷人"

(二)阿波罗与杰武什金的比较

三、中篇小说《可怕的一夜》中的"套中人"形象

(一)科托菲耶夫:害怕变革的"套中人"

(二)科托菲耶夫与别里科夫的比较

四、中篇小说《山羊》中的"小市民"形象

(一)扎别什金:渴望暴富的"小市民"

(二)扎别什金与尼古拉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左琴科短篇小说的反市侩主题

一、左琴科短篇小说的反劣根性

(一)小市民的酗酒成性

(二)大众的虚荣心理

二、左琴科短篇小说的反庸俗性

(一)知识分子的虚假爱情

(二)主客关系的唯利是图

三、左琴科短篇小说的反投机性

(一)大众投机现象

(二)官员的投机现象

四、左琴科短篇小说的反文盲

(一)新时代下的文盲

(二)拒绝电气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左琴科"谢拉皮翁兄弟"时期的小说艺术特色

一、形象戏仿和情节借用

(二)借用"变色龙"情节

二、幽默讽刺艺术

(一)左琴科式的幽默

(二)对果戈理式笑的继承

三、左琴科式的叙述方式

(一)口语体风格

(二)作者—讲故事人—主人公相结合的叙事方式

(三)主客观视角相结合的叙事方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左琴科作为“谢拉皮翁兄弟”文学团体成员之一,被称为苏联文学史上“唯一成熟的幽默讽刺大师”。其创作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中短篇小说因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而在读者之间引起了强烈反响。 本文以左琴科“谢拉皮翁兄弟”时期的中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左琴科在20年代,即“谢拉皮翁兄弟”时期小说中的“小人物”群像、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论文分为绪论、主体三章、结语以及参考文献。 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任务,分析了国内外对左琴科20年代小说创作研究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指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左琴科在20年代中篇小说创作中的“小人物”群像,包括“穷人”、“套中人”及“小市民”形象。通过分析左琴科一系列中篇小说,得出其笔下“小人物”群像特点及其与传统文学中“小人物”形象的不同之处。 第三章论述了左琴科20年代作品的反市侩主题,分析了带有市侩习气的人物形象,阐述了作家对于小市民身上陋习的厌恶与反对。左琴科作品的反市侩主题主要包括反对小市民身上的劣根性、庸俗性、投机取巧及文盲的特点。 第四章分析了左琴科20年代小说的艺术特色,阐述了其作品的情节特点、口语体特点及幽默讽刺艺术等。 结论中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结论。

著录项

  • 作者

    齐芳;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学科 俄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晓彬;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10;
  • 关键词

    左琴科; 小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