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司法审判中法官的法律解释
【6h】

论司法审判中法官的法律解释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法律解释与法官解释的现状

(一)我国的法律解释现状

(二)我国的法官解释现状

二、赋予法官法律解释权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赋予法官法律解释权的意义

(二)赋予法官法律解释权的必要性

1.法律的成文性需要法官进行法律解释

2.法律的机械性决定了法官需要解释法律

3.法律条文适用相冲突的情况决定了法官需要解释法律

4.适用法律本身离不开法官的法律解释

5.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特殊国情决定了法官需要进行法律解释

三、法律解释法官化的设想

(一)建设我国的法官解释制度

(二)加强法律解释主体素质的建设

1.提高法官入职门槛

2.重视法官的解释技术方面的培养

3.在精神层面塑造法官的道德情操

(三)法官解释的形式建设

(四)规范性文件作为解释的一种引进文书

(五)法官解释约束机制建设

1.制定法律规范法官的法律解释权

2.司法系统内部的约束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结合在长期司法实践中培养的法律思维,运用专业知识对法律进行解释的权利乃是法律赋予法官能够顺利行使审判权的基石。纵观我国的法律,实际上并未明确赋予法官对法律进行解释的权力,这恰恰成为了司法实践中部分法官机械办案的托词,导致了司法环境的恶化,民众对法律权威性的认同感降低。无可否认,从法的实践层面来看,法的存在无法脱离法官的主观能动性而孤立的存在于案件之中,法官在日常的办案过程中根本无法脱离法律解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行使着法律解释权,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法不应脱离人的因素而成为纯粹的纸面上的法律。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司法审判中法官的法律解释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的法律解释现状及法官解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实案例及国内对法官是否具有法律解释权的两种不同看法,重点阐述了在司法实践中应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及法官的法律解释相区别,肯定了法官的法律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成因及其合理性,法官的法律解释在操作层面中弥补了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的不足,将抽象的法条及法律解释与复杂的案件密切的结合起来,使法律的公正得以体现在具体案件中。其次,在肯定法官的法律解释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分别从法律的成文性、法律的机械性、法律条文适用的冲突、适用法律本身及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特殊国情这五个方面分析了赋予法官法律解释权的必要性。把书本上的法律变成具有行动力的法律,这是一个法律应用性的问题。任何法律都不完美,这决定了法官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被其漏洞所掣肘,而法官的法律解释恰恰能够在此时发挥其重要作用,避免或减少这种漏洞所导致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出现。最后,通过制度建设、主体建设等几个方面的简单阐述提出了法律解释法官化的设想。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法律解释法官化只能成为一种没有限制的权力,将必然导致被滥用。最终使法律成为一种摆设,社会秩序将陷入混乱。
  无论历史的必然性、现实的必要性还是制度的合理性,我国的法官都有被赋予解释法律权利的必要性,否则就是对法官职业诉求的轻视和对法律生命的否定,那么将无法追求司法正义。综上赋予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是亟待解决的、非常迫切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