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克服物化的别一种途径——别尔嘉耶夫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研究
【6h】

克服物化的别一种途径——别尔嘉耶夫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第一章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

第一节客体化世界的概念及内涵

第二节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的内容

第三节客体化世界的特征

第二章客体化世界批判与物化批判

第一节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与物化批判理论的相同点

一、共同的理论指向——对抗价值虚无主义

二、相似的批判主题

三、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四、共同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与物化批判理论不同点

一、哲学基点不同

二、他们对人的命运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

第三章个性的生成——克服物化的别一种途径

第一节传统本体论的转换——个性生成的理论前提

第二节个性的内涵

第三节创造——个性的生成

第四节精神王国——个性的终极追求

第五节现实生活世界——人之存在的起点与归宿

第四章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理论意义

第二节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二十世纪上半期,特别是四五十年代的时代特征、理论背景做以梳理,通过对实证科学的发展状况的描述,来阐发人们生活丧失精神维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文明的倾斜发展,即实证主义的盛行与泛化。 哲学家们为了解决人们的生存困境的问题做出了许多的尝试,西方马克思文化批判理论家们,甚至是马克思本人认为只有社会和谐,个人才能完满。而别尔嘉耶夫却坚信心灵才是外在世界的基础。别尔嘉耶夫认为,人的内在精神性作为绝对的、原初的“实在”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根基,精神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使人的存在获得了绝对意义和永恒价值。并且通过对客体化世界的批判以及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文化批判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别尔嘉耶夫精神哲学的价值维度。最后阐述了别尔嘉耶夫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的意义,尤其是对正处于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的中国来说,现代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是我们别无选择的价值和出路,如何能在中国顺利的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又能尽力减轻和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别尔嘉耶夫的客体化世界批判理论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