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氧化应激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丹参多酚的抗氧化作用
【6h】

氧化应激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丹参多酚的抗氧化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脑梗塞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程度与APN、HO-1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丹参多酚对糖尿病大鼠颈动脉HO-1、12-LOX表达的影响

引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图(二)

附录(三)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四) 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血红素氧合酶-1(H0-1)水平与颅内大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糖尿病对大鼠颈动脉H0-1、12/15-脂氧合酶(12/15-LOX)表达的影响及丹参多酚对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的保护作用。
   方法:
   1、选取脑梗塞患者56名,均符合CISS分型中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塞诊断标准,其中单发颅内动脉狭窄16例,多发颅内动脉狭窄40例,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脑梗塞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以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颅内大动脉狭窄程度、ELISA方法检测血清APN、HO-1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脑梗塞危险因素、血清APN及HO-1水平的差异,分析APN、HO-1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2、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选取2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复制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丹参多酚治疗组,每组10只,糖尿病+丹参多酚治疗组在糖尿病造模成功后给予丹参多酚30mg/kg·d腹腔注射14天,糖尿病组给予生理盐水30ml/kg·d腹腔注射14天,另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处死3组大鼠并分离颈动脉,行HE染色观察颈动脉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HO-1、12/15-LOX的表达情况。
   结果:
   1、三组患者之间脑梗塞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表明,单发颅内动脉狭窄、多发颅内动脉狭窄两组吸烟及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发颅内动脉狭窄组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发颅内动脉狭窄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单发颅内动脉狭窄与多发颅内动脉狭窄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均未见显著差异;
   2、三组患者血清APN、HO-1水平的比较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多发颅内动脉狭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发颅内动脉狭窄组与多发颅内动脉狭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发颅内动脉狭窄组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和单发颅内动脉狭窄组,且脂联素、血红素氧合酶-1二者之间呈简单直线相关(r=0.258; P=-0.022);
   3、三组大鼠颈动脉光镜表现:对照组大鼠颈动脉内膜薄而均一,表面光滑,内皮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中膜无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规则;糖尿病组颈动脉内膜表面欠光滑,内皮细胞形态不规则,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染色较淡;糖尿病+丹参多酚治疗组颈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排列较整齐,与对照组基本相似。
   4、三组大鼠颈动脉免疫组化HO-1、12/15-LOX表达情况的比较显示,糖尿病组大鼠颈动脉HO-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12/15-LOX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丹参多酚治疗组大鼠颈动脉H0-1表达水平较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1),12/15-LOX表达水平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
   1、多发颅内动脉狭窄的脑梗塞患者血清APN、HO-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HO-1低于单发颅内动脉狭窄的脑梗塞患者,由于APN、H0-1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本研究说明抗氧化作用的降低可能参与多发颅内动脉狭窄形成;
   2、糖尿病可引起大鼠颈动脉HO-1表达降低、12/15-LOX表达增加,经丹参多酚干预治疗后H0-1表达增加、12/15-LOX表达减少,丹参多酚可能具有抗氧化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