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Web Services的访问控制研究与设计
【6h】

基于Web Services的访问控制研究与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 章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3 课题目标及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 章相关理论研究

2.1 SOA与Web Services理论基础

2.1.1 SOA的概念

2.1.2 Web Services概念及体系结构

2.1.3 Web Service技术体系

2.2 基于Web Services的访问控制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 章基于属性机制的Web Services访问控制模型框架

3.1 模型设计基本思想

3.2 模型理论基础

3.2.1 模型元素以及元素定义

3.2.2 基于属性的策略控制

3.2.3 基于属性的最小权限求取算法

3.3 基于属性机制的控制模型

3.3.1 属性关系分析

3.3.2 属性控制模型的元素及元素定义

3.3.3 属性机制算法性能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 章 属性机制访问控制模型在多域管理中的应用

4.1 多域管理

4.2 多域应用

4.3“隐式提升”情况的避免

4.4 本章小结

第5 章 访问控制模型在校园信息系统整合中的应用

5.1 校园信息系统整合的必要性

5.2 设计原则及实现目标

5.3 系统整合总体应用架构

5.4 策略管理器的应用建模

5.5 基本数据结构以及相关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6 章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间发表的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分布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有效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共享问题,采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对应用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具有松散耦合性、高度集成性和平台无关性等众多优点的Web Services技术已经成为应用系统整合和服务共享的首选方案。由于各个独立的系统形成不同的管理域,并且每个管理域都由具备自身特色的授权控制策略来保证本域的安全。在系统服务整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域间服务的共享和调用,此时就需要对Web Services实行多域的访问控制管理,解决服务资源整合、策略互异等问题。 本论文全面分析了Web Services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技术支持,对基于Web Services的访问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针对静态、粗粒度的传统访问控制无法解决Web Services动态分布式特性所引起的安全危机问题,以及RBAC模型在Web Services的多域应用中会引发的“职责分离冲突”和权限的“隐式提升”等安全隐患,将参与授权决策的主、客体所拥有的特性,称之为“属性”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充分分析服务访问者属性、服务属性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细粒度的基于属性机制的访问控制模型,以数学方式验证了其在策略制定方面的优越性。在给出基于属性的最小权限求解算法的同时,对控制模型中的各要素和授权策略进行形式化定义,为系统用户管理和访问权限设置提供了方便,使得授权系统能够基于服务访问者、服务属性来动态地、细粒度地进行授权,特别适用于动态的Web服务环境。 此外,在进行多域管理时,以统一的界面形式将服务接入点提供给用户,通过建立映射,将面向具体应用的操作模块与抽象的属性集合联系起来,形成跨域组织管理方式,以此加强系统之间的交互,在有效保障跨Web Services域的互访安全同时,实现应用系统的整合与资源的共享。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成果,设计出了校园网络信息系统整合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