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概率的基础隔震结构与固定基础结构性能比较研究
【6h】

基于概率的基础隔震结构与固定基础结构性能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

2.1 引言

2.2 固定基础框架设计

2.3 基础隔震框架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增量动力分析

3.1引言

3.2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3.4最大层间位移角IDA曲线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易损性分析

4.1 引言

4.2 易损性分析方法

4.3 性能水平的划分

4.4 基于PGA地震动强度参数的易损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隔震层位移与上部结构相关性分析

5.1 引言

5.2 特定地震动下的隔震层位移与最大层间位移角关系

5.3 基于概率的隔震层位移与最大层间位移角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抗地震倒塌能力分析

6.1 引言

6.2 CMR方法

6.3地震作用下结构倒塌判别标准

6.4 CMR计算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建议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前关于基础隔震结构的相关研究非常多,在有限数量的地震波下,进行确定性分析,都能得出基础隔震结构比固定基础结构有更大优越性的结论。本文为了研究基于概率角度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罕遇地震或者比罕遇地震更强烈的地震下的抗震性能,依据最新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3种基础隔震框架,并且还设计了1种固定基础框架进行对比,通过SeismoStruct软件建模,并选择ATC-63推荐的22条地震动,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并利用增量动力分析的结果,对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和抗地震倒塌能力分析。本文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研究了在不考虑隔震层碰撞和考虑隔震层碰撞作用下,比较固定基础框架和基础隔震框架的抗震性能。采用IDA方法,选择22条地震动对固定基础框架和不同隔震沟间距的基础隔震框架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IDA曲线。对得到的曲线簇分析可知无论是否考虑隔震层碰撞问题,在小震作用下基础隔震框架的抗震性能要优于固定基础框架。
  2、对固定基础框架和基础隔震框架进行易损性分析。根据增量动力分析的结果进行易损性分析,最后得到易损性曲线,分别在不考虑隔震层与挡土墙的碰撞情况下和考虑碰撞的情况下比较固定基础与基础隔震框架的失效概率。最后研究隔震沟的间距对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同一框架,在不同隔震沟间距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发现在小震作用下,基础隔震框架的失效概率小于固定基础框架。
  3、引入一种新的结构抗震倒塌能力评价指标—倒塌储备系数CMR来评价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然后分别在考虑隔震层碰撞和不考虑隔震层碰撞两种情况下,对固定基础框架和基础隔震框架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固定基础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比固定基础框架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