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摩尔论“图灵测试”
【6h】

摩尔论“图灵测试”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图灵测试”的由来及其争议

2.1 “模拟游戏”的提出

2.2 “图灵测试”问题

2.3 面临的主要质疑

2.3.1 有效性质疑

2.3.2 可通过性质疑

3 来自铁杆拥护者摩尔的声音

3.1 摩尔的立场

3.1.1 “归纳证据”

3.1.2 “强人工智能”立场

3.1.3 心灵的因果计算主义和功能主义

3.1.4 图灵测试的存在意义

3.2 摩尔对“图灵测试”批评意见的反驳

3.2.1 对“行为主义”相关批评的反驳

3.2.2 对塞尔“中文屋”论证的反驳

3.2.3 对“感受性”相关批评的反驳

3.2.4 对其他批评的反驳

4 对摩尔观点的评价

4.1 “归纳立场”的合理性

4.1.1 以道格拉斯的针对性批评为例

4.1.2 摩尔的回应

4.1.3 综合评价

4.2 计算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解释力

4.2.1 形式与语义

4.2.2 感受性质

4.2.3 对“心灵”本质的认识

4.3 “图灵测试”的未来与“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4.3.1 “图灵测试”的未来

4.3.1 “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机器能否像人类一样思考?这不仅是科技之问,也是哲学之问。在科技层面上讨论这个问题,是对人工智能技术极限的追问;在哲学层面上讨论这个问题,则是对人类“心灵”本质的拷问。
  1950年,阿兰·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提出“模拟游戏”作为判定“机器是否可以思考”的标准,掀起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大潮,引起了心灵哲学领域的广泛讨论。一个可操作性的测试能否取代“机器能否思考”的哲学之问,成为了几代哲学家论证思索的课题。
  在众多研究者中,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哲学系教授詹姆斯·摩尔(James H.Moor)有着独特的地位。作为图灵的铁杆支持者,他积极、公开、持续地为图灵测试的有效性正名,不仅拥有成熟的个人立场和成体系的理论观点,且新旧作前后纵贯30年,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特质。
  本文以摩尔对“图灵测试”问题的观点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开展专题式研究。具体而言,阐述摩尔的“归纳证据”立场、“强人工智能”立场、心灵的因果计算主义和功能主义立场、以及关于图灵测试存在意义的观点,并系统梳理了摩尔对“行为主义”、对塞尔“中文屋”论证、对“感受性”观点的批评,总结了道格拉斯等研究者对摩尔的批评以及摩尔对批评意见的回应,试图完整勾勒出摩尔“图灵测试”相关立场之全貌。本文还尝试对摩尔在图灵测试问题中所持立场进行评估,说明其可取之处与缺陷,从而加深对图灵测试问题的理解,加深对“心灵”本质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