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生自尊、移情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6h】

中学生自尊、移情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调查工具

3 调查方法和质量控制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中学生攻击行为特征

2 中学生移情能力特征

3 中学生的自尊发展特征

4 各变量的相关性研究

5 移情在自尊和攻击行为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

6 移情在自尊和攻击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讨论

1 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发展特征

2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特点

3 移情、自尊与不同攻击行为的关系

4 移情在自尊与不同攻击行为的中介效应

5 移情在自尊与不同攻击行为的调节效应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移情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中学生移情、自尊与不同类型攻击行为的性别、年龄发展趋势;探讨移情、自尊与不同类型攻击行为的关系,为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国5个地区共1568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Buss-Warren攻击行为问卷中文修订版(BWAQ-RC)评价其攻击性,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评价其移情水平,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定中学生的自尊心。数据使用EpiData3.1录入,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主要选用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层次回归分析等。
  结果:
  1、中学生攻击行为特征:①男生的躯体攻击和言语攻击高于女生(P<0.05),除13~15岁年龄组,间接攻击的性别差异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除言语攻击以外,中学男生的躯体攻击、间接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P<0.05);中学女生的间接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而中学女生躯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呈现出倒“V”字型的发展趋势,13~15岁年龄段躯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得分高于另外两个年龄组(P<0.05)。
  2、中学生移情、自尊的性别年龄差异:①女生的移情能力(包括观点采择、共情关注)高于男生(P<0.05);中学生观点采择得分基本保持稳定,共情关注得分存在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P<0.05)。②中学男生的自尊心高于女生(P<0.05),中学生自尊发展呈“V”形发展,其中10~12岁自尊水平逐渐降低,13~15岁为最低,16~18岁又逐渐上升。
  3、中学生移情、自尊和不同攻击行为的相关性:①自尊与间接攻击、躯体攻击行为呈负相关(P<0.05),而与言语攻击呈正相关(P<0.05)。②移情的两不同成分(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均与自尊呈正相关(P<0.05)。③观点采择与间接攻击、躯体攻击行为成负相关(P<0.05),与言语攻击呈正相关(P<0.05);共情关注与躯体攻击行为呈负相关(P<0.05),与言语攻击呈成正相关(P<0.05)。
  4、移情在自尊与不同攻击行为的关系中的作用: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观点采择在自尊与间接攻击、躯体攻击和言语攻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共情关注在自尊与躯体攻击、言语攻击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13.81%~39.83%。②层次回归分析显示,观点采择在自尊与间接攻击、言语攻击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共情关注在自尊与躯体攻击、言语攻击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结论:
  1、中学生的移情、自尊和攻击行为均存在性别、年龄差异。
  2、中学生自尊对间接攻击、躯体攻击有负向预测作用,而对言语攻击有正向预测作用。
  3、移情两种不同成分对不同攻击行为的影响不同。观点采择得分对间接攻击、躯体攻击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言语攻击有正向预测作用;共情关注能力对间接攻击、言语攻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躯体攻击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4、自尊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攻击行为,还可以通过影响移情的不同成分进一步作用于攻击行为。观点采择在自尊与间接攻击、躯体攻击和言语攻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共情关注在自尊与躯体攻击、言语攻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5、观点采择在自尊与间接攻击、言语攻击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共情关注在自尊与躯体攻击、言语攻击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