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左乙拉西坦防治左旋多巴诱发偏侧帕金森大鼠异动症的作用
【6h】

左乙拉西坦防治左旋多巴诱发偏侧帕金森大鼠异动症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对左旋多巴诱发偏侧帕金森大鼠异动症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6-羟多巴胺(6-OHDA)立体注射制备偏侧毁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分对照组,15mg左乙拉西坦,30mg左乙拉西坦,60mg左乙拉西坦实验组,将各实验组药物在左旋多巴(左旋多巴25mg/kg+盐酸苄丝肼6.25mg/kg)腹腔注射前15min灌胃注入,一天两次(9am;5pm),对照组在左旋多巴治疗之前给予生理盐水。总的实验周期为2周,期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通过异常不自主运动(AbnormalInvoluntaryMovement,AIM)评分评价异动症的严重程度,实验终点时通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纹状体区?FosB、总DARPP-32、34位点的磷酸化DARPP-32(p-DARPP-32)、总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比较纹状体区FosB/?FosB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左乙拉西坦实验组大鼠异动症评分显著降低;其中,舞蹈样和肢体不自主样动作从实验第3天起在左乙拉西坦各剂量组即有明显改善(P<0.05),这种作用一直维持到治疗终点。轴性和头面部不自主运动只在大剂量组(60mgLEV)从实验第7天起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总的AIM评分在实验组从第5天起即有显著下降,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只有30mg和60mg实验组对异动症评分有明显减少(P<0.05)。对侧旋转行为在不同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纹状体损毁侧?FosB、p-DARPP-32、p-ERK1/2蛋白表达较健侧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实验组毁损侧?Fos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毁损侧p-ERK1/2表达在30mg和60mg实验组有显著降低(P<0.05),毁损侧p-DARPP-32表达在60mg实验组有显著减少(P<0.01)。总DARPP-32,ERK1/2表达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纹状体毁损侧FosB/?FosB阳性细胞数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这些蛋白表达的减少均成剂量依赖性。
  结论:左乙拉西坦具有阻止左旋多巴诱发偏侧毁损帕金森大鼠异动症发生的作用,其治疗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以逆转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PKA相关通路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