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渗透压负荷对兔椎间盘器官培养模型的影响
【6h】

渗透压负荷对兔椎间盘器官培养模型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附 图

参考文献

综 述 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

致 谢

附 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可用于体外研究椎间盘退变的椎间盘器官培养模型,探讨渗透性负荷对模型椎间盘细胞活力和代谢的影响。
   方法:4~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0只,均分为两组,处死后立即手术切取胸腰段椎间盘,每只9个,分别在等渗(300 mOsm/kg,等渗组)或高渗(410 mOsm/kg,高渗组)培养基中进行整体器官培养,在培养前和培养后的第7、14、21、28天,利用Mitotracker Green荧光探针、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法评估两组椎间盘髓核细胞的活力、结构的完整性以及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
   结果:取材后培养前椎间盘髓核细胞的荧光强度最高,为11503 402,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高渗组第14天荧光强度为9202 907,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7、21和28天分别为10504 710、10860 711、10713 953;等渗组第7、14、21、28天分别为11350 351、11207 385、10914 300、10862 229,与培养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第7、21和28天时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培养过程中,两组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的组织结构能够基本保持完整。髓核蛋白多糖含量在培养的第7天高渗组和等渗组分别为3.331.028和2.83 0.25,均较培养前(5.03 0.37)明显降低(P<0.01),第14、21、28天时与第7天相比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相同时间点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椎间盘器官培养模型可以在等渗或高渗环境中有效维持兔椎间盘结构的完整性和髓核细胞的活力至少4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