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中诱导Clara细胞10-kDa蛋白分泌细胞向TFF1分泌细胞转化
【6h】

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中诱导Clara细胞10-kDa蛋白分泌细胞向TFF1分泌细胞转化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中诱导CC10分泌细胞向TFF1分泌细胞转化
   目的:观察Clara细胞10-kDa蛋白(Clara cell 10-kDa protein,CC10)及TFF1(trefoil factor family 1,TFF1)在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中的表达,研究CC10分泌细胞及TFF1分泌细胞的相关关系,探讨变应性鼻炎黏膜重塑过程中是否存在细胞表型变化。
   方法:第1、14天,对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从第28天开始给予OVA溶液鼻腔激发,每天一次,分别持续2,5,10,30天。治疗组为每天鼻腔激发前30分钟给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腹腔注射。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 histo chemistry,IHC)观察CC10及TFF1在上皮细胞的表达,并细胞计数观察不同时间段鼻黏膜上皮各型细胞数目的变化及相关关系。
   结果:对照组CC10主要由鼻甲区的小圆顶状细胞和鼻中隔区的纤毛细胞分泌,TFF1主要由鼻甲区基底细胞和鼻中隔区的纤毛细胞分泌。实验组中CC10表达下调,TFF1表达在炎症初期上调、炎症加剧期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中基底细胞和总细胞数均没有变化,鼻甲区小圆顶状细胞数目减少,纤毛细胞、杯状细胞数目增加;鼻中隔区纤毛细胞数目减少,杯状细胞数目增多。DXM治疗组与实验组相比,鼻甲区和鼻中隔区CC10表达量均增加;鼻甲区TFF1表达量减少,鼻中隔区表达量增加,且DXM可以抑制各型细胞数目的变化。
   结论:过敏原刺激后,鼻甲区小圆顶状细胞向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转化,鼻中隔区纤毛细胞向杯状细胞转化。即分泌CC10的细胞向分泌TFF1的细胞发生了转化。
   第二部分:Clara细胞10-kDa蛋白及TFF1在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Clara细胞10-kDa蛋白(Clara cell 10-kDa protein,CC10)及TFF1(trefoil factor family 1,TFF1)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方法:收集同济医院内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手术标本。实时定量(real-time)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 histo chemistry,IHC)检测CC10、TFF1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和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与正常下鼻甲组织相比,CC10在慢性鼻-鼻窦炎组织中的表达下调,鼻息肉组织中下调更为显著。人鼻黏膜组织中可以测到三种TFF肽的表达,TFF2仅有微量表达,TFF3表达量最高。TFF1主要表达于鼻黏膜组织上皮细胞,与正常下鼻甲组织相比其表达在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中明显上调,慢性鼻-鼻窦炎与鼻息肉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CC10与TFF1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CC10与TFF1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CC10可能作为一种内源性抗炎因子参与CRS及NP的发病过程,TFF1可能在气道的防御和损伤修复,调节上皮细胞迁移和炎症过程中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