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孔子孝道思想探析
【6h】

孔子孝道思想探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孔子在春秋之前孝道观念的基础上,赋予了孝以新的内涵,为孝道找到了存在的哲学基础,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在孔子的思想中,“仁”、“礼”、“忠”等道德原则都与“孝”存在着重要的关系。孔子将孝道与为仁、守礼联系起来,为孝道找到了存在的根基和依据;将孝道与尽忠相联系,把孝道扩大为对君王与国家之诚,从而丰富了孝的内涵。孔子言孝,强调“孝”所包含的对父母之敬爱精神,这种爱,是一种差等之爱。在孔子看来,只有从对父母之孝出发,进而友爱兄弟、将爱推而广之,逐步扩大到对乡邻、宗族、乃至国家之爱,才能最终实现“泛爱众,而亲仁”的目的。
   孔子重视孝道,对孝道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对于应该如何践行孝道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要求。在“善事父母”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对父母行孝首先要体现为“敬”。不仅是要从物质上尽赡养父母之责,更重要的乃是让父母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从而把人类对父母之孝提升到了精神的层面。同时,孔子认为当父母有过时,委婉进谏;当父母去世后,善继父志,也是爱、敬父母的表现,也是对孝道的践行。正是由于孔子对孝道思想的重视以及后世学者对孝道思想的发展,使孝道成为我国传统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孔子之孝,对于我们有着超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对于当代的人们,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代学者对儒家血缘亲情是否必然导致腐败的问题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孔子所提出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以及孟子的两个案例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当代学者对此问题所持观点有所认识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亲亲相隐”与孝之关系,进而详细分析了血缘亲情之孝与当代腐败问题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以及“亲亲相隐”与法律的问题。只有通过分析与论证,才能有利于我们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向我们传达的真正精神,更有利于我们学习先哲的智慧,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对待传统文化。
   本文尝试从原著《论语》出发,结合孔子的相关言论,试图以“孝”为核心,对孔子之“孝”的思想作一次尝试性诠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