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命之树常青——论《黄金时代》
【6h】

生命之树常青——论《黄金时代》

代理获取

摘要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始,王小波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997年王小波先生离开了我们,11年的时间悄然而逝,我们对王小波的探讨从未停止过,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找到了无数的可能性。无论从何种角度解读王小波及其作品,他深邃独特的思想和智慧始终都是最值得我们挖掘和关注的。 本文再读王小波经典中篇小说《黄金时代》,从“在《黄金时代》中发现人”、“自由的精魂”、“美与诗意的世界”三个角度,再次挖掘王小波先生的思想精髓和其中涌动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智慧。 回到《黄金时代》的时代背景文革时期,将《黄金时代》放到八十年代的语境中,我们可以更深刻的领悟王小波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深刻体察,以及王小波如何高举起人的旗帜。王二式的人本主义精神中,饱含着对“人”的尊重,对真实人性的尊重,更重要的是,王小波又超越了时代审视人和人性。 对自由主义的推崇贯穿王小波的生命和思想始终。自由的精魂,王小波在《黄金时代》带给我们的是王二和陈清扬式的自由。在被设置的生活中,王二和陈清扬用消极自由捍卫个人权益,以身体的狂欢逃离权力的设置和审判。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当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的时候,王小波执着于在自己的小说中创造一个充满美和诗意的世界。《黄金时代》中对美的探求,对诗意世界的执着追寻,对永恒的孤独和爱的体察,让我们在他构筑的世界中超越了此生此世。 生命之树常青,王小波带给我们的是多么宝贵的思想财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