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前苏联、东欧声乐专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声乐教学活动研究
【6h】

前苏联、东欧声乐专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声乐教学活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第一章 20世纪50—60年代中苏、中欧乐交流概况

第一节 前苏联音乐专家在中国的教学

第二节 东欧音乐专家在中国的教学

第三节 中国音乐艺术代表、留学生赴前苏联、东欧学习交流

第二章 前苏联声乐专家在新中国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梅德维捷夫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讲学

(一) 教学理念及原则25

(二)发声训练26

(三) 民族爱国意识的培养

第二节 妮娜·库克琳娜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讲学

(一) 教学理念及原则

(二)发声训练

第三节 吉明采娃在中央实验歌剧院的声乐讲学

(一)歌唱中的基本要求

(二)理论结合实际

(三)演唱训练

(四)歌剧的排练

第三章 东欧声乐专家新中国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阿克达夫·克利斯德斯库在四川音乐学院的声乐讲学

(一) 教学理念及原则

(二)发声训练

第二节 契尔金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声乐讲学

(一) 教学理念及原则

(二)对教师的授课及要求

(三)对学生的训练

第四章 五位声乐专家在声乐教学中的对比

第一节 教学中的共性

(一)注重基础教育

(二)在教学方面

(三)艺术实践方面

(四)中国民族声乐意识的培养方面

第二节 教学中的特性

(一)梅德维捷夫

(二)库克琳娜

(三)吉明采娃

(四)阿克达夫·克利斯德斯库

(五)契尔金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新中国建立之初,前苏联、东欧成为向新中国进行音乐文化输出的传播主体,而新中国则是这一高度政治性的音乐文化引入的接受主体。这一时期,前苏联及东欧声乐专家分批次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单位为来自国内各音乐院校、艺术团体遴选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进行专家班授课。本文选取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声乐专家在中国教授美声唱法的典型案例,并阐述他们声乐教学的侧重点:前苏联声乐专家梅德维杰夫在教学时特别强调唱歌不仅用声音,更是用思想;前苏联抒情花腔女高音声乐教育家妮娜·库克琳娜重视练唱音准,强调训练正确的呼吸法(腹壁肌肉,横膈膜的积极活动);吉明采娃她在教学中要求深呼吸低喉位,即用“面罩唱法”将声音集中;罗马尼亚声乐专家阿克达夫·克利斯德斯库注重演唱的柔和与连贯;东欧声乐教育家契尔金教授重视有意识的训练发声器官的功能。他们声乐教学的共性都主张在扎实有序的声乐基础训练的前提下,强调排练经典歌剧片段的声乐艺术实践,并重视培养新中国声乐演唱者强化中国民族声乐意识。
  前苏联、东欧声乐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对我国专业声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像郭淑珍等这一代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声乐教育家和演唱家。前苏联、东欧声乐教育专家来中国教学对于发展壮大中国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