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图象处理应用的DCT/IDCT IP核的VLSI设计
【6h】

基于图象处理应用的DCT/IDCT IP核的VLSI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情况

1.3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DCT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及IP设计技术

2.1 DCT介绍

2.2 DCT/IDCT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

2.3 IP设计技术

3DCT/IDCTIP核的算法及结构设计

3.1 DCT快速算法介绍

3.2流水线设计技术

3.3总体结构设计

3.4一维DCT/IDCT结构设计

4DCT/IDCTIP核的逻辑设计

4.1乘法逻辑设计

4.2交叉选择逻辑设计

4.3累加器逻辑设计

4.4转置RAM逻辑

4.5控制逻辑

4.6 DCT/IDCT变换核输入输出逻辑

4.7逻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5综合和验证

5.1 RTL级功能仿真

5.2综合

5.3门级仿真验证

5.4实时性分析

5.5计算精度分析

6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离散余弦变换(DCT)及其反变换(IDCT)在图像编解码方面应用十分广泛,至今已被JPEG、MPEG1、MPEG2、MPEG4和H26x等国际标准所采用.由于其计算量较大,软件实现往往难以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因而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需要采用硬.件设计的DCT/IDCT处理电路来满足我们对处理速度的要求.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就是针对图像处理应用的8×8二维DCT/IDCT处理核的硬件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DCT和IDCT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和原理,详细说明了DCT变换实现图像压缩的过程,并与其它变换比较说明了用DCT变换实现图像压缩的优势.接着,分析研究了DCT的各种快速算法,总结了前人对DCT快速算法及其VLSI实现所做的研究.根据图像处理的特点和基于IP复用的设计思想,结合DCT快速算法和硬件实现的特点,以提高速度、减少设计面积和功耗为目标,本文给出了一种DCT/IDCT的硬件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DCT的行列分离特性,采用流水线设计技术,将二维DCT/IDCT实现转化为两个一维DCT/IDCT实现.在一维DCT/IDCT设计中,利用了DCT余弦因子预先知道和其具有的旋转特性,采用移位和加法逻辑来实现乘法运算,从而避免了采用乘法器设计所造成的资源和面积的浪费,同时提高了运算速度.最后,对所设计的DCT/IDCT处理核进行了综合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CT/IDCT处理核能够在100M时钟频率下正确完成8×8DCT或IDCT的逻辑运算.采用0.35 um工艺库综合后除所用64×15RAM外,其余部分逻辑的面积为55477.90625um<'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