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型太阳能热风油菜籽循环干燥设备试验研究及模拟优化
【6h】

小型太阳能热风油菜籽循环干燥设备试验研究及模拟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燥设备研究现状

1.2.2 太阳能干燥方式研究现状

1.2.3 数值模拟在太阳能干燥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油菜籽干燥设备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2.1 设备结构组成

2.1.1 太阳能集热器

2.2.2 干燥室及筛网叶轮

2.2.3 送风风机

2.2.4 物料循环机构

2.2 设备结构组成

2.3 本章小结

3 油菜籽热风干燥工艺试验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试验方案设计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进口风速对干燥特性的影响

3.4.2 叶片转速对干燥特性的影响

3.4.3 循环速率对干燥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油菜籽干燥设备参数优化试验

4.1 试验方案设计

4.1.1 试验因素的确定

4.1.2 试验参数安排

4.1.3 试验评价指标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4.2.2 方差分析

4.3 干燥曲线拟合

4.4 油菜籽太阳能热风干燥过程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太阳能干燥设备集热器数值模拟及优化

5.1 CFD理论基础

5.2 FLUENT简介

5.2.1 湍流运动模型

5.2.2 壁面函数

5.2.3 计算与求解方法

5.3 集热器内部流场分析

5.3.1 控制方程

5.3.2 集热器物理模型

5.3.3 计算模型及基本假设

5.3.4 边界条件设置与网格划分

5.3.5 结果与分析

5.4 集热器优化与对比分析

5.4.1 集热器通风口径参数优化

5.4.2 集热器吸热板结构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油菜广泛种植于我国长江流域,为植物油及饲用蛋白质等的生产提供主要原料,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及发展潜力的油料作物。新收油菜籽具有含水率高,吸湿性强且不易散热等特点,收获时节潮湿的环境气候极易导致油菜籽霉变、酸败等现象,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我国油菜籽干燥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农户仍采用传统摊晒方式,不仅费时费工,而且干燥时杂质(灰尘、土壤、沙石、昆虫等)的混入,直接影响油菜籽的品质。针对以上问题,应选择更加合理的机械干燥方式。机械干燥具有处理能力强,空间利用率高,干燥效率及品质高等优点,并可有效降低落地损失。根据我国农村生产实际需要,结合目前全球化石能源匮乏现状,使用太阳能作为干燥过程中的热源,是一种比较好的干燥方式。设备所供给的太阳能热风具有清洁卫生,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等优势。
  为进一步满足油菜籽干燥过程中低能耗高效率的要求,设计研制了一种小型太阳能热风油菜籽循环干燥设备。以此设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油菜籽干燥试验,结合试验结果对干燥设备关键部件太阳能集热器内部流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以油菜籽为干燥对象进行试验,研究干燥室进口热风风速(2rn/s-5m/s)、筛网叶轮转速(30r/min-60r/min)、物料循环速率(500kg/h-800kg/h)等因素对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分析得出干燥室进口风速及物料循环速率对结果均存在一定影响,而不同筛网叶轮转速下干燥曲线无明显变化。当风速达到4-5m/s,物料循环速率为700-800kg/h,筛网叶轮叶片转速保持在50r/min左右时,油菜籽含水率下降速度较快,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为探究设备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选取进口风速、物料循环速率、集热方式三个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以干燥速率作为评价指标,可得对该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集热方式、进口风速、物料循环速率。设备运行最优参数组合为:选取波纹型太阳能集热器,干燥室进口风速为5m/s,筛网叶轮转速为50r/min,物料循环速率为800kg/h,对此条件下干燥曲线进行拟合获得干燥特性方程数学模型。
  运用CFD技术对干燥设备关键部件Ⅴ型肋片集热器及波纹板太阳能集热器内部温度分布及流线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集热器内部均存在空气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其中Ⅴ型肋片集热器左半部分区域以及肋片周围温度较高,出现通风死区。波纹型集热器左上角出现红色高温区域,该处空气流速较低,产生的热损失较大。当外界空气自进风口进入集热器内部时,瞬间流速产生了大幅降低,这对对流换热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对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进行相关结构改进。
  为尽快达到干燥所需热风温度,改善太阳能集热器内部空气流场均匀性,增强对流换热,从通风口径尺寸参数及吸热板肋片结构两个角度出发对集热器进行优化,通过对比得出将通风口径增至原有的1.5倍后,空气流量有所增加,流过吸热板时发生的对流换热更充分。但在肋片作用下空气流动方向受到一定制约,低速区域仍存在部分漩涡流动。
  为进一步解决太阳能集热器内部换热不均的问题,对吸热板表面肋片形状及排布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Ⅰ型肋片集热器,将集热器内部气体流域分割成5条蛇形迂回流道,进而增加换热面积及路径长度。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其温度分布沿气体流动方向递增,呈现正向温度梯度,出口空气温度相比改进前明显升高。且内部空气流速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集热器,平均流速超过2.5m/s。该结构优化对改善集热效率,提高热风温度,进而加快油菜籽干燥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