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六大绿楔绿量与生态网络研究
【6h】

武汉六大绿楔绿量与生态网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三维绿量研究进展

1.3 绿楔研究综述

1.4 生态网络综述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

2.3 野外调查

2.4 数据处理

2.5 叶面积指数反演

2.6 六大绿楔绿量总量与分布研究

2.7 绿楔绿量生态网络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

3.2 研究区三维绿量推算

3.3 绿楔绿量保护机制初探

3.4 绿楔绿量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4 结论及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激增,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导致城市生态资源被侵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也日趋下降,因此城市绿地建设逐渐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绿地指标体系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三维绿量应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项新指标,这对城市绿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对三维绿量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本文尝试在群落绿量测量的基础上建立与植被指数的回归方程来反演三维绿量。武汉市正在规划建设六大绿楔,这对武汉今后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获取的三维绿量方程来推算武汉六大绿楔的绿量,并探讨绿楔绿量生态网络的构建。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利用Hemiview测量群落LAI,并将该数据与TM影像提取的植被指数建立回归方程。其中总体反演中NDVI的三次方程y=0.5621+4.9035 x-7.9810 x2+14.5540 x3判定系数R2达0.733,其精度检验相关系数为0.841,模型得出的数据与检验数据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2.各类型反演效果为:复杂群落反演>总体数据反演>简单群落反演。
  3.对武汉六大绿楔作了土地类型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用得出的LAI回归方程推算出了武汉市六大绿楔有绿量区域的面积,求出了总LAI及高、中、低三个级别LAI在各土地类型的分布量。
  4.六大绿楔的季节性变化绿量区域的面积和总LAI要远大于非季节性变化绿量区,其中人工作用的季节性变化绿量区域的面积和总LAI又大大超过自然季节性变化绿量区。农田、水塘的LAI总量大于林地、山体森林的LAI总量,湖泊、湿地及河流的LAI总量最小。
  5.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建立了六大绿楔绿量生态网络,同时构建了城镇扩展网络,并将二者叠加分析。针对维护绿量网络结构和生态格局提出了两种网络“源”、廊道和战略点的应对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