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棉花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研究及原生质体细胞壁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6h】

棉花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研究及原生质体细胞壁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棉花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1.1棉花原生质体培养研究的发展历程

1.2棉花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体系

1.3原生质体的应用

2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

2.1植物不对称融合杂种的获得

2.2不对称融合杂种的筛选

2.3不对称融合杂种的鉴定

2.4不对称融合杂种的核质基因的遗传

2.5植物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在育种上的应用

3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3.1高等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

3.2植物细胞壁的生理功能

3.3细胞壁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1棉花原生质体培养和不对称融合研究

4.2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相关基因的研究

第二章棉花原生质体培养和不对称融合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植物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戴维逊氏棉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2.2紫外线对克劳茨基棉原生质体核失活的效果

2.3 Coker 201和G klotzschianum不对称融合及杂种鉴定

2.4.Ekang 8与G stockii融合及体细胞杂种的分析

3讨论

第三章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棉花原生质体在培养48h内再生细胞壁

2.2 SSH文库的构建

2.3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2.4代表基因的RT-PCR和qRT-PCR验证

3讨论

3.1细胞壁构建和修饰相关的ESTs

3.2糖代谢酶类在细胞壁合成过程中大量表达

3.3转运相关基因的分离

3.4与抗胁迫和防御相关基因的分离

3.5细胞壁与钙第二信使相互依存

3.6原生质体是研究细胞壁合成的理想材料

3.7 SSH法分离植物差异表达基因及差异基因的验证

第四章四个棉花类膨胀素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初步表达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植物材料

1.2实验方法

2实验结果

2.1四个类膨胀素基因的全长cDNA扩增

2.2潜在修饰位点的预测

2.3信号肽分析

2.4进化树分析

2.5多重序列比较

2.6基因组序列扩增以及内含子分析

2.7 RNAi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

2.8 GFP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

3讨论

3.1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结构和功能预测中的应用

3.2 expansin-like蛋白质的结构

3.3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

3.4基因的功能验证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和会议摘要

致谢

展开▼

摘要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资源。棉花的生产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发展。然而,各种各样的生物胁迫(病、虫害等)和非生物胁迫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棉花生产。如今,棉花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病虫害及其缺乏抗源。从棉花野生种中转移抗虫等重要农艺性状到栽培种中非常重要。尽管传统的育种方法对有益农艺性状的改良已经取得极大的进步,但是培育出突破性品种还是很困难。原生质体培养作为一项新的细胞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作物改良中,以其为基础的原生质体融合为克服有性杂交不亲和、转移有利性状、创造新的种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作为一种裸露的细胞,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原生质体能完成细胞壁再生过程,是研究细胞壁再生的良好材料。本研究主要内容涉及棉花原生质体培养和不对称融合及以棉花原生质体为材料通过抑制差减杂交法构建细胞壁建成的相关基因文库,并对部分基因进行功能验证,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是原生质体融合中关键的一步,在开展棉花原生质体融合前,建立比较成熟的原生质体培养体系是基础。本研究在本实验成熟的陆地棉原生质体培养的基础上,以戴维逊氏棉为材料研究野生棉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实验的7中激素组合中,0.45μM2,4-D/2.68μM NAA/0.93μM kinetin对戴维逊氏棉原生质体培养最有效。原生质体密度在2-10×105 cells/ml比较适合原生质体分裂和愈伤形成;使用0.5 M葡萄糖或者0.1 M葡萄糖加0.5 M甘露醇能较好维持渗透压。在三种培养方法中,固液双层培养能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
   2.在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之前,往往采用不同的物理或化学因素钝化亲本一方的核或胞质,得到不对称融合杂种。本研究用不同剂量(0,38.7 J/c㎡,77.4 J/c㎡,116.1 J/c㎡)的紫外线照射克劳茨基棉的原生质体进行供体亲本细胞核失活的研究。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在对照(辐射剂量为0 J/c㎡)样品中DNA没有出现片段化,在辐射剂量为38.7 J/c㎡时,DNA出现少量片段化,片段较大,长度范围较窄,而辐射剂量为77.4 J/c㎡和116.1 J/c㎡时,DNA的片段化较严重,小片段数量增多。原生质体的活力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降低的差异比较显著。对于相同的处理剂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活力也逐渐下降。所有经紫外线照射的原生质体到最后均未形成细胞团,而未经照射的原生质体能形成愈伤并最终再生植株。因此,我们选择38.7 J/c㎡为克劳茨基棉原生质体细胞核失活的最低辐射剂量。
   3.本研究中开展了多个组合的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其中我们得到了以陆地棉(Coker201)为受体、野生棉(G. klotzschianum)为供体的组合(Coker201+G. klotzschianum)及以陆地棉鄂抗8号为受体、野生棉(G. stockii)为供体的组合(Ekang8+G. stockii)的不对称融合杂种,并对得到的杂种进行形态学、细胞学(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压片)及分子水平(RAPD、SSR、CAPS及cpSSR)的验证。大部分不对称融合杂种形态上偏向受体亲本,只有少数表现出双亲中间型,局部组织也有杂种优势表现。细胞学和细胞流式仪检测表明这些植株的核物质介于受体亲本及两亲本和之间,杂种染色体变化范围很大(2n=54-74)。RAPD和SSR分析再生植株的核基因组表明,亲本的DNA片段共存或缺失于不对称杂种中说明了再生植株的杂种真实性。对杂种和亲本胞质基因组的分析表明,不对称杂种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某些区段的DNA发生了交换。这是首次在棉花中实现不对称融合的报道。棉花原生质体融合的成功为棉花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利用不对称融合进行棉花的种植资源创新和棉花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条件。实验得到的杂种植株将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掌握融合杂种的核质基因重组规律,以期更好的应用于育种实践。
   4.植物的细胞壁结构复杂,由多种大分子聚合物组成。细胞壁合成的分子机理是现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通过荧光增白剂对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进行染色,结合显微观察,发现棉花原生质体在培养的前48小时内完成重建细胞壁。为了分离棉花原生质体重建细胞壁相关的基因,我们以棉花新鲜原生质体和培养后48小时内各时间点原生质体的mRNA为起始材料,通过抑制差减杂交法,获得了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过程中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将这些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连入pGEM-Teasy克隆载体,建成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过程中的cDNA差减文库。通过差异筛选,得到了412个差异表达的克隆,进一步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210个单一的ESTs。序列比对和表达谱分析表明这些ESTs可能在细胞壁合成中行使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有些ESTs的表达有时空特异性,包括一些已有报道的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家族的成员。RT-PCR和qRT-PCR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表达谱的结果。有些可能编码一些细胞壁蛋白的ESTs在细胞壁再生过程中优势表达,如脯氨酸丰富蛋白、甘氨酸丰富蛋白、伸展素、阿拉伯半乳糖蛋白及类膨胀素蛋白可能参与初生壁和次生壁的构建和修饰。蔗糖合成酶在细胞壁合成的早期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实验中也分离了大量转录因子的ESTs,包括SPL14,锌指蛋白,NAC,LAA-re.MYB,WRKY,ATB2,RAV2,SMP1和RAD5等,对这些转录因子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更深入的揭示细胞壁合成初期的表达调控机理。另外,我们的文库中还富集了一些Ca2+-CaM信号转导系统的因子,这也为研究Ca信号系统在细胞壁重建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在对差减文库表达谱研究和一些目标ESTs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推测了一个可能的由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的可能的分子模型。
   5.在差减文库构建及RACE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克隆了四个类膨胀素基因(expansin-like),分离的两个基因分别命名为GhEXLA1、GhEXLA2,GhEXLB1和GhEXLB2。GhEXLA1全长cDNA为1236bp,ORF长度783bp,编码一个含26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GhEXLA2全长cDNA为961bp,ORF长度780bp,编码一个259个氨基酸含蛋白质;GhEXLB1全长cDNA为1028bp,ORF长度780bp,编码一个含25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GhEXLB2全长cDNA为1172bp,ORF(771bp),一个含25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基因结构研究发现GhEXLA1、GhEXLB1和GhEXLB2都具有三个内含子,GhEXLA2具有四个内含子。同源性分析显示GhEXLA1和GhEXLA2编码的蛋白质都与栎树的expansin-like protein(CAE12163)同源性最高,GhEXLB1编码的蛋白质与毛果杨的假想蛋白(PtrEXLB1)同源性最高,GhEXLB2编码的蛋白质与葡萄的假想蛋白(LOC100262694)同源性最高。对四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它们都含有氨基端的信号肽和结合多糖的结构域,羧基末端含有类似结合纤维素的结构域。此外,我们还利用RNAi和超表达来研究这两个在细胞壁发育过程中的准确功能。我们已经分别构建了几个基因的RNAi载体和GFP融合表达载体,已经转化棉花,并获得了两个基因GhEXLA1和GhEXLB1的RNAi遗传转化再生植株;同时GFP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获得了T2代植株,转化植株的基因表达分析正在进行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