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系杂交粳稻杂种优势及亲子相关性分析
【6h】

两系杂交粳稻杂种优势及亲子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1.文献综述

1.1水稻的重要地位

1.2杂交水稻发展历程

1.3杂交水稻组合选配理论与方法

2.研究目的与意义

3.材料与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主要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4.1.1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4.1.2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

4.2主要性状亲子相关性

4.2.1主要农艺性状的亲子相关性

4.2.2主要品质性状的亲子相关性

4.2.3主要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4.3亲本对杂种各性状变量的贡献率

5.讨论

5.1关于高产粳杂组合选配

5.2关于稳产粳杂组合选配

5.3关于优质粳杂组合选配

6.参考文献

8.致谢

7.附录

展开▼

摘要

用5个粳型光敏感核不育系和5个粳型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两系杂交粳稻组合,测定其杂种F1主要产量、品质、形态和生育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杂种各性状与亲本表现的相关系数,估算父、母本及其互作对杂种各性状变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两系杂交粳稻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其中单株产量优势最强,平均中亲优势率32.21±14.48%,平均超亲优势率10.80±13.73%,通过亲本筛选可以培育出比常规品种增产20%~30%的强优组合;(2)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是影响粳杂稻米品质的主要因子,母本对上述各因子起着主导作用,其贡献率分别为56.61%、53.83%和47.21%,培育优质光敏感核不育系是改善粳杂稻米品质的关键;(3)两系杂交粳稻单株产量与品质关系不密切,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与品质也无密切关联,通过组合筛选可以培育出既高产又优质的两系粳杂组合;(4)以优质亲本与劣质亲本配组,其杂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一般表现为负向优势,以劣质亲本相互配组,其杂种表现为正向优势,因此在组合选配时保证亲本之一为优质品种能有效改善稻米品质;(5)杂种F1株高表现为超亲优势,穗长和生育期表现为双亲平均值,且组合间变异较小,根据亲本表现可以对杂种F1株高、穗长和生育期作出较准确预测。

著录项

  • 作者

    方国成;

  •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书化,卢兴桂;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22;
  • 关键词

    粳稻; 杂交粳稻; 杂种优势; 粳杂稻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