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胚乳发育中细胞核与细胞器的结构消长与功能研究
【6h】

水稻胚乳发育中细胞核与细胞器的结构消长与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献综述

1胚乳发育研究概况

1.1核型胚乳细胞化机理

1.2淀粉质体的研究概况

1.3蛋白体的研究概况

2植物细胞磷酸水解酶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概况

2.1植物细胞AT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2.2植物细胞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2.3植物细胞G6P酶细胞化学定位

3植物PCD研究概况

3.1植物PCD的基本特征

3.2植物PCD的分子机制与调控

3.3植物PCD的生理意义

3.4禾谷类胚乳PCD的研究进展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1胚乳细胞的发育与贮藏营养物质的积累

1.1胚乳游离核期

1.2胚乳细胞化期

1.3胚乳生长分化期

1.4胚乳成熟期

1.5胚乳内贮藏物质的积累

2胚乳发育初期,珠心衰退与物质跨胚囊壁运输

2.1物质跨胚囊壁运输的超微结构观察

2.2 Ca2+在衰退珠心和发育初期的胚乳中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2.3磷酸水解酶在胚囊壁和发育初期的胚乳中的定位

3胚乳淀粉质体的发生与增殖

3.1淀粉质体的发生

3.2淀粉质体的增殖

3.3淀粉质体被膜的解体

4胚乳蛋白体的形成

4.1蛋白体在胚乳细胞内的分布

4.2 PBI的形成

4.3 PBII的形成

4.4内质网与蛋白体的形成

5胚乳发育中内质网的结构消长与功能

5.1内质网与胚乳细胞壁

5.2内质网与吞噬体

5.3内质网与淀粉质体

5.4内质网与蛋白体

5.5内质网片段化与环化

6胚乳生长分化期,质膜内陷与物质运输

6.1小泡与胚乳细胞壁的构建和物质运输

6.2质膜内陷与物质运输

6.3磷酸水解酶与物质运输

7淀粉胚乳细胞核的衰退

7.1光镜下的胚乳细胞核的动态

7.2胚乳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变化

7.3磷酸水解酶在胚乳细胞核上的定位

7.4 DNA的断裂

8不同固定方法对水稻胚乳细胞的超微结构影响

讨论

1胚乳发育初期,胚囊壁与物质运输

2胚乳淀粉质体的发生与发育

3胚乳蛋白体的形成

4胚乳质膜内陷与物质运输

5内质网在胚乳发育中的结构消长与功能

6胚乳PCD

7不同固定方法对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8珠心衰退和胚乳发育初期Ca2+的定位

图版及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已接收的研究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胜泰1号”为材料,采用显微化学、不同固定方法超微结构制样、超微细胞化学等方法,对水稻胚乳发育中细胞核与细胞器的结构消长和功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文运用高锰酸钾固定法研究了膜系统(主要指质膜、淀粉质体被膜、内质网)的变化,运用常规固定制样研究了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变化,采用细胞化学方法(Ca<'2+>和磷酸水解酶的定位)探索了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功能.上述结果表明:多种细胞器可以趋同发育成淀粉质体,淀粉质体增殖来源于其被膜的活动,粗面内质网在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中具有重要作用,内质网在胚乳发育中具有多种功能,胞间隙和质膜内陷在营养物质的运输中具有重要作用,淀粉胚乳细胞核的衰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编程性死亡,Ca<'2+>和磷酸水解酶在胚乳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对粗面内质网在蛋白体形成中的作用,淀粉质体被膜在淀粉质体增殖中的作用,淀粉胚乳细胞的核质关系,植物PCD中细胞核的变化,以及质膜内陷、内质网、Ca<'2+>和磷酸水解酶在胚乳发育中的作用等进行了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