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高考“物理遇冷”下互联网机遇的初探
【6h】

新高考“物理遇冷”下互联网机遇的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新高考下“物理遇冷”

2.1 浙、沪新高考先驱改革实验

2.1.1 浙、沪新高考物理考试制度

2.1.2 浙、沪新高考物理考试制度评价

2.2 新高考下“物理遇冷”

2.2.1 概念界定——“物理遇冷”

2.2.2 物理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2.2.3 “物理遇冷”原因分析

2.3 两种态度:及时补救和理性回归

3 新高考下物理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临的挑战

3.1 新高考下物理教师面临的挑战

3.2 新高考下学生面临的挑战

3.3 新高考下学校面临的挑战

4 新高考“物理遇冷”下互联网机遇初探

4.1 “互联网+”的时代

4.2 互联网大数据帮助学生科学选考

4.3 互联网构建学校智能管理方式

4.3.1 互联网构建教师资源共享

4.3.2 互联网技术辅助走班制的实施

4.4 互联网辅助教师“教”和学生“学”

4.4.1 “互联网教育”的应用

4.4.2 互联网辅助物理实验教学

4.4.3 未来学校教育

5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高考于2014年在浙江、上海两试点区掀开改革序幕,2017年一轮实验结束,暴露出选考物理的人数急剧减少的问题,即当前热议的“物理遇冷”。新高考改革不能因此而停止步伐,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及防止后续高考中“物理遇冷”呢?我们可以从当前物理教师、学生、学校所面临的挑战出发,结合“物理遇冷”的原因,探索一条主动适应新高考的道路。立足于“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本文主要从互联网的角度出发在新高考“物理遇冷”的局面下探索它能扮演何种分量的角色。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理科生等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新高考及“物理遇冷”的态度;了解学生在选科时的内心抉择;了解一线物理教师对使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以及对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利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物理遇冷”的原因,以及物理教师、学生、学校三方所面临的挑战,站在三者的角度上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去改善高中物理学科所面临的尴尬境地,防止物理持续遇冷,并初步探索在这场教育改革中互联网能解决什么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物理遇冷”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缺乏兴趣或者不太擅长物理;二是物理教师易受应试的禁锢和难以转变教学方式;三是物理学科太难;四是等级赋分制的影响。对“物理遇冷”主要有两种态度:“理性回归”和“及时补救”,笔者认为应该要理性看待,物理降温必将常态化,然而由于物理的重要性我们仍要引导学生选择物理。而对于新高考下物理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临的挑战有:一是教师需求减少,质量要求变高,如何去提升质量;二是学生会面临如何科学选科的问题,学习时间紧张、负担加重,以及多数人对自我认识不清等问题;三是学校面临教师资源分配管理问题,走班制的实施中如何实现有效监管和排课等等。针对三方面临的挑战,互联网能帮助解决的问题有: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帮助学生科学选考;互联网构建学校智能化管理方式,构建共享教师资源,辅助走班制的实施;互联网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互联网帮助转变和升级物理教学的基础上构想了新高考下未来学校教育的蓝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