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区域分异研究
【6h】

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区域分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2.1.1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2 景区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3 分形理论在旅游空间结构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2.2 景区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2.3 景区空间结构中的分形理论应用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3.相关概念及理论

3.1 相关概念解析

3.1.1 空间结构

3.1.2 景区空间结构

3.2 相关基础理论

3.2.1 分形理论

3.2.2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3.3 景区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化

3.3.1 点状展布模式

3.3.2 极核带动模式

3.3.3 多中心辐射模式

3.3.4 协同一体化模式

4.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1.1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4.1.2 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4.2 加权分形维数测算方法及实现

4.2.1 景区空间集聚度——加权聚集维数

4.2.2 景区空间均衡度——加权网格维数

4.2.3 景区空间关联度——加权关联维数

4.3 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集聚度分异分析

4.3.1 均具有显著聚集分形特征,景区复杂性空间结构已经形成

4.3.2 景区密度衰减速度波动频率不同,分区间结构差异显著

4.4 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均衡度分异

4.4.1 景区空间分布均呈现不均衡状态,但均衡度存在区域差异

4.4.2 分区分维值差距相对较大,景区空间分布形态存在差异

4.5 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关联度分析

4.5.1 空间联系密切程度呈现显著东西差异

4.5.2 景区空间分布绝对紧致度均不高且区域差异较大

4.6 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区域分异总体特征

4.6.1 均处于多中心发展模式阶段,但东西部发展程度不同

4.6.2 景区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呈现一定线状集聚,西部相对均衡

4.6.3 景区空间联系强度东强西弱,协同发展潜力区域差异较大

5.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地理条件

5.2 旅游资源禀赋

5.3 社会经济水平

5.4 旅游业发展水平

5.5 旅游交通条件

6.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6.1 充分发挥两大核心景区辐射作用,打造多个旅游中心地

6.2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形成富有特色的景区集群

6.3 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实现全域联动

6.4 构建水、陆、空立体旅游交通网络

7.结论与探讨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进展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其在空间上不同的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选择、区域旅游业的竞合关系与整体发展水平。在中国A级景区得到旅游者的广泛认同,很大程度上成为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因此,对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在对相关资料数据与学术成果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存在起步阶段呈现点状展布模式、发展阶段呈现极核带动模式、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多中心辐射模式、成熟阶段呈现协同化一体模式的规律。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湖北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将湖北省划分为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大子系统,并在分维测算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对景区等级与规模的考虑,在分维值测算中附加了A级景区5个等级的权重值,测算得出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湖北省A级景区加权集聚维数、加权网格维数与加权关联维数进行判读,得出其景区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的结论。从加权集聚维来看,武汉圈与鄂西圈均具有显著聚集分形特征,区内分维值均呈现分段差异,呈现出复杂的三分形结构,但二者的景区密度衰减速度波动频率不同;从加权网格维来看,武汉圈与鄂西圈A级景区空间分布均呈现不均衡状态,景区空间分布形态存在差异,但二者的均衡度存在区域差异;从加权关联维来看,武汉圈与鄂西圈内A级景区空间分布绝对紧致度均不高且区域差异较大,空间联系密切程度呈现显著东西差异。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旅游圈分形维数进行综合判读,可得出湖北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处于多中心辐射模式阶段,但东西部发展程度不同;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匀,东紧西疏,东繁西简;A级景区趋向于沿线状地理要素分布,景区联系强度东强西弱的区域分异总体特征。
  (2)本文从通过对自然地理条件、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条件的量化研究,分析其对景区空间结构的影响,发现对湖北省内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聚集程度高低与海拔坡度、旅游资源禀赋的高低成反相关,与社会经济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交通条件成正相关。
  (3)通过对湖北省A级景区的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协同一体模式为优化目标,结合湖北省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对湖北省A级景区的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出建议,优化建议包括:充分发挥两大区域核心景区辐射作用,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加强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形成富有特色的景区集群;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实现全域联动;构建水、陆、空立体旅游交通网络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