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6h】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2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学校网络道德的相关内涵

2.1 网络道德的内涵及特征

2.1.1 网络道德的内涵

2.1.2 网络道德的特征

2.2 信息素养与网络道德的关系

2.3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存在问题的主要行为表现

2.3.1 网络学术不端行为

2.3.2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2.3.3 网络环境下的双面性格

2.3.4 公共平台侵犯他人权益

2.3.5 不尊重知识产权

2.3.6 非法侵入,网络欺诈

2.4 网络道德存在问题的严重后果

3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例调查分析

3.1 高职学校网络德育现状调查

3.1.1 问卷的具体设计和实施情况

3.1.2 数据分析

3.2 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

3.2.1 重技能轻素质

3.2.2 德育形式单一

3.2.3 师资力量薄弱

3.2.4 校园文化建设滞后

3.2.5 社会缺乏网络道德规范和法规制约

3.2.6 家长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道德教育缺位

4 提升高职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水平的对策

4.1 国外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经验

4.2 国内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做法

4.3 提升高职院校网络道德教育水平的对策

4.3.1 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

4.3.2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4.3.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3.4 净化网络信息环境

4.3.5 家庭引导学生道德自律

4.3.6 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如今,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职学生作为网络信息平台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在享受网络给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面临着由于大量网络垃圾信息的不断蔓延、互联网管理的缺位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问题与困扰。高职学生网络道德观念日益淡薄,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由此带来了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道德拷问、法律责任等问题,给社会带来短时期不易判别的影响。因此在重视高职学生科学技术能力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正确、理智地去合理利用网络,这也是今后高职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针对以上现象,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部分加以阐述和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通过对河南省四所高职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辅导员老师和家长的访谈,完成对当前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较全面的掌握,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部分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分析所发现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有效发挥网络对教育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本研究通过对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为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论文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高职院校网络道德教育建设,开辟微博、微信等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利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差别化的网络道德教育,稳步提升高职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同时呼吁政府教育部门加强对学生应用互联网领域的立规立法,净化互联网环境。家长积极参与网络道德教育,共同做好高职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