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育产业属性下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研究
【6h】

教育产业属性下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导论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国内外研究动态

4相关概念的界定

5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教育产业属性下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与投资模式

1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

2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模式

第三章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与拨款模式的演变

1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演变

2高等学校财政拨款模式的演变

第四章教育产业属性下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现状及其分析

1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现状

2教育产业属性下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教育产业属性下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及财政投资体制及启示

1美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体制

2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

3美、日两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启示

第六章完善教育产业属性下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政府教育财政投资的主导地位

2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实行教育经费在预算中单列

3兼顾公平与效益的统一,改革高等党校财政拨款模式

4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减少对高等学校的直接干预

5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化筹资体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根据人力资本、公共产品与教育产业属性等相关理论,高等教育是界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责任仍然在政府,公共财政必须在高等教育投资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高等教育也属于非“纯公共产品”范畴,政府财政不应承担全部的教育投资责任,社会与个人应进行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本文围绕这一主题思想,按照立足现实背景、找准存在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借鉴国外经验、提出解决办法的思路进行论文的研究。在具体论述过程中,通过对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现状及演变过程的回顾,从而得出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与高等教育财政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内外环境尚不成熟,是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现实背景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研究结论;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现状与问题的深入分析,从而得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错位,是导致存在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的研究结论;在借鉴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教育产业属性下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对策,并将论述的重点定位于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法律体系与实现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多元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